1. 法國有什麼好吃的 我對法餐很感興趣
松露(TRUFFE) 松露大致可分兩種,一種是黑色的,顆粒較大,多生長在森林地底下7公分的地方,以法國 佩里戈爾(RERIGORD)省所產的品質最佳。另一種是白色的,顆粒較小,產量較少,主要 產於義大利。松露以野生者珍,其品質最佳。 松露的採收方法十分特別。據資料記載,早在17世紀,人們就流行訓練小豬來尋找松露的蹤跡,因此在小豬剛生下後,偶爾會以品質較差的松露來訓練小豬嗅覺的敏銳度。不過一般人還是偏向讓母豬採收松露,主要是因為母豬的個性較為穩定。但這樣總還存有一定風險,後來就改用狗代替母豬尋找松露。而人工尋找松露的方法,一般只要在清晨結霜的林地上,看到有圓形直徑約20公分無霜覆蓋的地方,有蠅蟲在上面飛來飛去,就是松露生長之處,因為菌菇類生長的溫度會融化清晨地表的薄霜。 松露的生長極為不易,通常一隻2—4公分大的松露,需栽種6—7年的時間,而 一個地方如果曾經生長過松露,該處的上地就會因松露己將土地中的養分全部吸收殆盡而變得十分貧脊,在一段時間內無法再生長其他東西,因而松露之珍貴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松露的盛產季節是11月底至2月底之間,夏日產的松露品質較差。對松露的選擇十分講究,以外觀完整.色澤呈暗褐色、表面肉質厚實並無松軟的感覺為佳,且表皮類似荔枝般粗糙 ,切開後肉面上有色絲狀紋路者更佳。 法式料理中,對松露的保存和使用是非常講究的,因為松露採收後會很快失去美味。回此,購買到的新鮮松露一定要盡快放入密閉的玻璃罐內保存,而法國人為防止其香味的散失,則把它埋在生米或生蛋中,並置於溫度較低處保存,即使如此,也只能維持10天左右。因而,對一位老饕來說,能品嘗到法國大菜中的松露菜品,實乃一生之快事。 由干松露的珍貴以及它具有濃郁獨特的香味,所以通常會單獨食用。在法國料理中,多半 配以生菜沙拉同食,也可用它來炒雞蛋,或用米煮奶油飯,有時也常常用來作為牛排、海鮮類菜品的配料,主要是增進這些菜品的鮮美滋味。可見,松露在法式料理中的用量並不太大,但用途卻非常廣泛,很多的菜品都配有松露以調味。實際上,在法國,松露是作為類似一種鮮味調味品來使用的。 魚籽醬(Caviar) 提到魚籽醬,一般人總以為所有的魚卵製成的醬都叫魚籽醬,但事實並非如此,只有用鱘 魚的卵製成的醬才能被稱做魚籽醬。魚籽醬最著名的產地在歐洲內海,伊朗、俄羅斯的鱘魚算是最好的上品,當然在我國黑龍江地區也有生產。魚籽醬一般分三個等級: BELUGA的顆粒大且結實,呈金灰黑色,口感滑嫩,屬上等; OSCEETRE的顆粒中等,呈淺黑色,口感柔 軟; SEVRUGA的顆粒則較小,呈黑色口感綿軟,品質較次。 據記載,早在18、19世紀,俄羅斯王朝的皇親國戚就經常以魚籽醬作為餐前的開胃菜,食用時配上一杯伏特加酒,其味美不可言喻。後來,魚籽醬傳到了歐洲,歐洲人將魚籽醬與一種形狀類似我國的「銅鑼燒」,但較薄。咸口味的蛋白薄餅,配上酸奶油.檸檬汁、洋蔥末一起食用,風味尤佳。值得注意的是,食用時,魚籽醬不可用鐵器.銀器等材料的餐具舀取,只能用天然材料加工成的餐具(據說與保持魚籽醬的風味特色有關),如貝殼、玳瑁等舀出,然後再配上伏特加、香擯或白葡萄酒。在法式料理中,魚籽醬除了作餐前菜享用外,還經常用在主菜的料理上,尤其是與各式海鮮搭配食用更為適合,如『韃靼(將鮮活原料——多用海鮮魚類——加工成近於丁狀和泥茸狀之間的狀態,並配以調味料生食的意思)鮮魚配魚籽醬就是極為典型的代表。但這類菜品需置放在室溫或低溫狀態下,切不可加熱,否則魚籽醬中的蛋白質硬化而使魚籽醬的美味盪然無存。這類菜品的鮮美滋味往往在低溫下才能體現出來,因此,製作這類菜品時,連盤子也要事先冰冷處理,就是為求冰個徹底,盡展其美味。此外,在法國湯菜中也常用魚籽醬作配料,無論是冷湯或熱湯,如「乳酪番茄魚籽醬湯」(冷)、「雪莉牛尾魚籽醬濃湯」(熱)即是。但需提醒是,魚籽醬本身約含2%一3%的鹽分,因而在用魚籽醬烹制菜品時,應考慮到這一因素。 鵝肝(FoieGras) 在法語中,「Gras」有頂級的意思,鵝肝在法國菜中的地位可見一斑。這道名菜將法國菜的浪漫推到了極至,更有人表示,鵝肝是最適合女人的一道西菜。 法國鵝肝的吃法通常是用小火微煎後,佐以波特酒或深色的醬。另一種吃法需要經過「特殊處理」,這種混合了別的材料的鵝肝通常在煮熟後冷卻,再切片成冷盤,也可淋上調味醬享用。一般在處理這種鵝肝時會加入的材料包括白蘭地(cognac)、蘋果白蘭地(Armagnac)、波特酒(port)和松露(truffles)。 選材講究這道名菜的原料來之不易,首先是精心挑選在春天出生的鵝,用混合了麥、玉米、脂肪和鹽為主的飼料進行「填鴨式」喂養,每天填塞至少1公斤的飼料,時間長達至少4周,直到鵝的肝被撐大為止。這些鵝肝一般重達700公克至900公克。 此外,鵝肝的顏色也很重要,受傷或有損壞的鵝肝是不被採用的,只有那些純鵝或鴨肝才能被稱作「FoieGras」。 然而,即便挑選了合格的鵝肝,保存鵝肝也是重要環節。據悉,一般情況下,新鮮鵝肝只能保持24小時,保存溫度在0度到2度之間。 德大特色德大的鵝肝在製作時,選用蘋果做配料。蘋果是西餐中常用的配料,用於去除西餐中的油膩,經過特殊處理後,蘋果會散發出一種特殊的香味,酸中帶甜。 烹飪技巧如此嬌貴的鵝肝對於廚師的烹飪技巧要求頗高,火候掌握更是一大考驗。德大廚師在烹制鵝肝時有一項不成文的規定,在小火微煎鵝肝時,廚師只能將鵝肝翻一次面,這樣充分保證了肉質的鮮嫩和營養價值。
2. 法國菜是歐洲菜的代表,哪幾樣法國菜味道最好吃
各位喜歡中國菜,然後日本菜,然後可能是肉多的菜吧,我在英國留學,真的接受不了飲食習慣,很難吃,味覺上的反差很大,舉個例子吧,薯片三明治,哎,很受罪,但還是感謝父母把我送出去留學,希望外婆外公爸爸媽媽身體一切都健康法國菜和中國菜、土耳其菜並稱世界三大菜系,整體上是南歐的菜北歐的好吃,尤其是英國菜相當難吃,因為他們覺得吃飯時的禮儀比吃什麼更重要,所以好不好吃就無所謂了。
特別推薦的是希臘菜,量大,口味不錯,推薦希臘烤肉。法國菜沒什麼好講的。德國菜要特別注意,普通餐廳還好,烤肘子,炸豬排,酸肉排,鹿肉,高檔點的尤其要小心黑暗料理。另外,炸魚的話,荷蘭比英國好吃吧。
3. 巴黎有什麼特色美食啊,一定要好吃
巴黎美食
法國可能是唯一能和中國齊名的美食之國。
法國菜以選材精細、製作考究聞名,松露、蝸牛、鵝肝醬是法國名菜,配以香醇的葡萄酒,確實是令人陶醉的美味,當然價格也非常昂貴。
巴黎的米其林三星餐廳世界聞名,富豪名流在那裡一擲千金,還要遵守餐廳訂下的種種規矩。
但普通巴黎人更留戀無拘無束的露天咖啡館、街角實惠又地道的小餐館,更熱愛一天也離不開的牛角麵包、黑咖啡,也許這些更能代表巴黎的美食性格。
1、可麗餅
可麗餅是法國的傳統小吃,基本上有咸、甜兩種口味。如果你到傳統可麗餅小攤點餐,主餐就是咸可麗餅,甜點就是甜可麗餅,飲料當然是配上最有地方色彩的蘋果酒。
可麗餅的材料相當簡單,餅皮不外是麵粉、水、雞蛋和奶油,有的還加入少許啤酒酵母增添香氣。
2、帕尼尼
帕尼尼這種長條形的義大利三明治是義大利人繼披薩之後,征服挑嘴的法國人的另一項簡便輕食。
它是一條長形的白麵包夾餡,和法國長棍麵包做的三明治有點像。餡料選擇也不少,想吃清淡一點的,可以點馬茲瑞拉起司夾西紅柿。肉食主義者的選擇從牛肉、雞肉、羊肉、煙熏臘腸到類似麥當勞的煎牛肉餅都應有盡有
3、卡蘇萊cassoulet
卡蘇萊相傳是英法百年戰爭的時候,受困的居民把僅剩的材料全放入鍋里燉煮意外發現的美味。一時間,卡蘇萊的香味彌漫全城,振奮人心。
這是一道主要用鴨腿香腸大白扁豆等燉煮的農家菜,後來在法國料理大師們的精心烹調下變為豐富多彩的美味佳餚。
4、菜肉濃湯
這道美食是用肉類和蔬菜燉制而成,通常配以芥末醬來品嘗。菜肉濃湯因其烹制簡單和原料便宜,在法國廣為流傳。
作為一道經典菜式,無論是濃湯中的青菜還是肉都非常美味,令人垂涎。正因為菜式的簡單,這道菜也被譽為一道窮人的菜餚,但飽含豐富的營養同樣是它受到法國人民喜愛的原因。
5、乳酪火鍋
不同的地區會用不同的乳酪來製作這道法式名菜,因此在法國各地您都能品嘗到地道的卻又味道各異的乳酪火鍋。
6、法式三明治
法式三明治就是將法國棍狀麵包切對半,塗上一層厚厚的奶油,再加上一些好料 ,通常是以魷魚、雞肉、煙熏火腿或乳酪為主要選擇,再添加水煮蛋或少許生菜。
7、法式蝸牛
8、法式香酥鵝肝
卷鵝肝有「世界綠色食品之王」的美譽,降低膽固醇、降低血脂、軟化血管。
4. 法語的法國菜名
ratatouille (普羅旺斯雜燴) 是尼斯一種特別的菜餚,一種各種蔬菜的大雜燴,在普羅旺斯也十分流行。它存在於許多國家,有其他的名稱。它的配方主要的是茄子(茄子是必要的) 及 煮熟的蔬菜,洋蔥,西葫蘆,辣椒和西紅柿,(大蒜)
動畫片:美食總動員 是 皮克斯動畫工作室製片的一部電影,原文片名就叫 ratatouille
crêpe 可麗餅
côtelette 吉列(Cutlet)源自法文的côtelette,原本泛指肉片,現已特指經油炸過後的肉片,常見於日本料理。吉列通常是將主料先沾上麵包糠再放於熱油中,炸至外脆內嫩。吉列的主料有很多,例如豬排、雞排、魚、蝦及蚝(牡蠣)等。
Escargots 法式田螺 也稱法國蝸牛(法國人把蝸牛稱為田螺),是一種可食用的陸上蝸牛。在法國菜里,法式田螺是著名的美食,與東亞地區的鮑魚齊名,一般會用來作頭盤菜。在法國,蝸牛昔時曾是很普遍的日常廉價食品,但後來因為人民濫捕蝸牛,導致日後蝸牛數量急降,價格也變得昂貴,使得後來法國人一般只在喜慶的日子才食用蝸牛。
Crème brûlée 法式燉蛋 又稱「法式焦糖布丁」、「烤布蕾」等, 是一種法式甜點。
Cuisses de grenouille 田雞腿 是一道以蛙類為主的菜,這是一道很常見的法國和中國菜。法國人只吃青蛙腿,其它的部分扔掉。
bouillasse 馬賽魚湯(法語:bouillasse ,來自動詞「烹煮」bouillir 和「降低、減少」asser)是一種來自法國地中海沿岸的復雜魚湯,也是普羅旺斯美食的光榮,做法隨地方而變,但一般公認馬賽地區的配方暨烹調方式都屬道地;除了種類混雜的魚只(通常不含貝類、蝦或龍蝦)外,還必須加入橄欖油、洋蔥、番茄、大蒜、西洋芹、茴香、百里香、蔥、桂葉、番紅花和柳橙皮。真正的馬賽魚湯必須使用地中海的魚產,包括基本的牙鱈、海鰻、鯡魚等魚種,也含有多種其他魚類,同時所有的材料都要快速的一起烹煮。上桌時,一種稱為 rouille 的佐醬、烤過或煎過的麵包丁或是碎麵包,還有烹煮後分離的魚肉,會連同魚湯的湯體分開呈裝,作為佐餐或配料以增香添色
Foie gras 鵝肝是一種從被過份餵飼的鵝取出來的肝,是法國著名的料理。歐洲人將鵝肝與魚子醬、松露並列為「世界三大珍饈」。由於成本問題,鴨肝很多時候成為了鵝肝的替代品。
5. 巴黎最有特色的飲食是什麼
在巴黎,要想找一家餐廳,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除此之外,還可以到巴黎旅遊局(Office Tourisme de Paris)取「Restaurant」,一個專門介紹巴黎餐館的小冊子作為參考。
正式的餐廳在這里被稱為Restaurant,菜式較為精緻,費用也較高,需事先訂位,有些還須著正式服裝,最好事先確認。
正式的餐廳,當然也有一般的大眾口味。家常菜小館稱為Bistrot,提供傳統的家常菜,價格比較便宜。此外,還有自助餐廳,稱為Cafeteria,按照所取的菜餚計費,價格比一般餐廳又要便宜一些。
afe、下午茶館Salon de the、小酒館Bistrot au Vin、啤酒屋Brasserie,除了提供酒、咖啡以及飲料外,還供應一些簡單的菜餚。
勞等快餐館在巴黎不太普遍,只有在著名的遊客區,比如香榭麗舍大道才能找到,價錢也比較昂貴。
說是各式各樣的餐廳,烘托出了巴黎繁榮華麗的氣氛。遊客不僅可以吃到正宗地道的法國菜,還能順帶體驗享受一番浪漫之都的浪漫氛圍,這也算是巴黎餐飲的特色之處吧。
6. 法國蝸牛料理怎麼做(請寫出詳細步驟)
配料(48個蝸牛的分量):
趁熱吃,佐切片的法棍. 麵包蘸著歐芹黃油汁,那叫一個香!
7. 法國料理的菜名
creme d'asperge 奶油蘆筍
une mousse de saumon aux herbes 鮭魚慕絲
une tisane 湯
steak grille 烤牛排
haricots verts 四季豆
法國大餐:
抹茶輕乳酪蛋糕
[原料/調料]
1.細砂糖 40公克 奶油乳酪 180公克 牛奶 180公克 2.熔化奶油 120公克 3.蛋黃 3個 4.玉米粉 40公克 抹茶粉 14公克 5.蛋白 3個 細砂糖 80公克 6.海綿蛋糕體 1片
[製作流程]
(1)將材料1以隔水加熱方式一起混和拌打至無顆粒,呈cream狀。
(2)熔化奶油加入作法(1)材料中拌勻。
(3)蛋黃加入作法(2)材料中拌勻。
(4)將材料4一起過篩後加入作法(3)材料中拌勻。
(5)將材料5拌打至濕性發泡後,與作法(4)材料拌勻即為餡料。
(6)在烤模內部表面抹白油、撒上杏仁粉,將蛋糕體修剪成與模型底部相同大小後鋪入模型底部。
(7)將餡料倒入作法(6)的模型內,隔水烤焙(蒸烤),以上火100°C、下火180°C,烤約50分鍾。
(8)將裝飾用鮮奶油打至9分發用刮刀抹在表面裝飾、撒上抹茶粉即可。
份量:8吋圓形烤模1個.
歐式重乳酪蛋糕
[原料/調料]
1.消化餅干 200公克 熔化奶油 40公克 糖粉 30公克 2.奶油乳酪 1000公克 細砂糖 200克 3.蛋 2個 4.玉米粉 80公克 5.牛奶 400公克 6.動物性鮮奶油 100克 7.柳橙皮 50公克 香橙酒 1大匙
[製作流程]
(1)將消化餅干裝入塑膠袋中搗碎後,即可將奶油熔化加入拌勻,最後將糖粉過篩加入拌勻,置入烤模底層壓實即成派底。
(2)將柳橙皮切末用香橙酒浸漬30分鍾後鋪在作法(1)的派底上備用。
(3)將材料2混和拌打至無顆粒狀,加入蛋拌勻。
(4)玉米粉過篩後加入作法(3)材料中拌勻。
(5)材料5加入作法(4)材料中拌勻。
(6)材料6加入作法(5)材料中拌勻至無顆粒狀即完成面煳。
(7)將面煳倒入作法(2)的模型內,以上火180°C、下火180°C,烤約30~40分鍾即可。
份量:8吋圓形烤模2個
要使蛋糕表面呈現漂亮的烘焙色,在烘烤熟至表面摸起來烤乾已有彈性,表面尚未著色時即將下火關掉,將烤盤墊高(家用烤箱則不必)接近上火,將上火爐溫開到最大250℃,烤5分鍾使表面焦黃呈烘焙色。
法式奶油龍蝦湯
[原料/調料]
龍蝦 1隻 洋蔥 1/2顆 白蘭地酒 2大匙 牛奶 1/2杯 魚高湯 4杯 香料束 1束 麵粉 1/2杯 奶油 4大匙 蕃茄煳 1/2杯 鮮奶油 1/2杯
鹽 適量 胡椒粉 適量
[製作流程]
(1)將買回來的龍蝦先處理過,將蝦頭切開,再縱切一半備用。蝦身的殼用手剝除,取出蝦肉,蝦殼保留備用。洋蔥切成小丁備用。
(2)將鍋子預熱,放入1大匙奶油,將洋蔥丁炒香,再放入龍蝦肉、蝦頭、蝦殼略煎一下,倒入2大匙白蘭地酒,再引火到鍋內,讓酒精充分燃燒,再倒入牛奶及1/2杯高湯,煮約2分鍾後熄火,將蝦肉取出備用。
(3)另取一鍋,放入3大匙奶油,將麵粉12杯倒入,以慢火炒勻後,再加入高湯3杯、香料束、蕃茄煳及作法2的湯汁材料。轉中火煮開後熄火,過濾出濃湯湯汁,最後將湯汁再次加熱至滾,熄火後加入1/2杯鮮奶油,用適量鹽及胡椒粉拌勻即可。
(4)將作法3的湯汁盛入盤內,中間放上龍蝦肉,上桌前再用龍蝦須裝飾即可。
法式牛奶甜米粥
[原料/調料]
牛油 50公克 米 50公克 糖 20公克 牛奶 900CC 豆蔻粉 少許 檸檬皮(切細絲) 1/2個量
[製作流程]
(1)准備一個烤盅,在烤盅四周先塗抹一層牛油備用。
(2)把米洗凈後瀝干水份。牛油切成小丁備用。
(3)把米、牛油、糖、牛奶與檸檬皮放進烤盅中,撒上豆蔻粉。
(4)預熱烤箱至150℃,將烤盅放入烤40分鍾後,用湯匙拌勻,再烤2小時後即可盛出食用。
多味魚湯
【原料】
海魚(緋鯉、無須鱈、海鰻、江鱈)2000克,蔥頭2個,大蒜8瓣,韭1根,西紅柿3個,茵香5克,香芹l根,香葉1片,風輪菜1片,干辣椒1個,麵包1個,熟土豆1個。紅色調味汁、藏紅花、色拉油、鹽、胡椒粉各適量。
【製作過程】
1、將緋鯉、無須鱈、海鰻、江鱈四種魚去鱗、開膛、剝皮、剔去魚骨,成塊。蔥頭、大蒜瓣和韭蔥合在一起切碎。放油鍋,燒熱,倒入切碎的蔥頭、大蒜和韭蔥,煽炒出香味
2.魚塊入鍋,炸成兩面黃色,瀝出炸油。加清水,炒蔥頭、大蒜和韭,再放入西紅柿塊、茵香、香芹段、風輪菜、香葉和藏紅花,加鹽、胡椒 粉,再倒入魚頭、魚骨、蓋蓋,用旺火煮30分鍾。
3.制出紅色調味汁:3瓣大蒜加去籽辣椒倒入研缽,再加入藏紅、少許鹽,一起研成膏;熟土豆去皮,壓碎後,放入研缽,邊加油邊研磨,研成膏狀。
4、湯煮熟後,撈出風輪菜和香葉,鍋內的物料絞成泥,再倒入場里。
5.湯倒入湯盆,與紅色調味汁,烤麵包片一起食用,即可。
【特點】魚鮮宜人,口味濃郁,酸辣適中。
更多法國菜盡在:
http://www.ai99.org/diet/13/
參考資料:http://www.ai99.org/diet/13/
希望對你有幫助
8. 巴黎里的美食有哪些,要中文也要英文
可麗餅
可麗餅是法國的傳統小吃,基本上有咸、甜兩種口味。如果你到傳統可麗餅小攤點餐,主餐就是咸可麗餅,甜點就是甜可麗餅,飲料當然是配上最有地方色彩的蘋果酒。可麗餅的材料相當簡單,餅皮不外是麵粉、水、雞蛋和奶油,有的還加入少許啤酒酵母增添香氣。
帕尼尼
帕尼尼這種長條形的義大利三明治是義大利人繼披薩之後,征服挑嘴的法國人的另一項簡便輕食。它是一條長形的白麵包夾餡,和法國長棍麵包做的三明治有點像。餡料選擇也不少,想吃清淡一點的,可以點馬茲瑞拉起司夾西紅柿。肉食主義者的選擇從牛肉、雞肉、羊肉、煙熏臘腸到類似麥當勞的煎牛肉餅都應有盡
卡蘇萊cassoulet
卡蘇萊相傳是英法百年戰爭的時候,受困的居民把僅剩的材料全放入鍋里燉煮意外發現的美味。一時間,卡蘇萊的香味彌漫全城,振奮人心。這是一道主要用鴨腿香腸大白扁豆等燉煮的農家菜,後來在法國料理大師們的精心烹調下變為豐富多彩的美味佳餚。
乳酪火鍋
傳統的薩瓦火鍋是用高山乳酪配以白酒在鍋中煮沸,直到乳酪完全溶解,就可以用麵包片蘸著香濃的火鍋湯開始大快朵頤了。不同的地區會用不同的乳酪來製作這道法式名菜,因此在法國各地您都能品嘗到地道的卻又味道各異的乳酪火鍋。
法式蝸牛
法國蝸牛是法國著名的菜餚,要烹制好它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法國人每年大約要食用3500噸的蝸牛,在重大的節日里,特別是在聖誕節,蝸牛更是不可缺少的菜式。
馬卡龍
馬卡龍作為法式點心的代表,擁有酥鬆的外皮和柔滑的內里。而且處在一片甜膩過頭的甜品中,絕大部分的馬卡龍還算是誰都能接受的甜度,熱量也可以包容。如果喜愛甜品的話,務必請試一試。
9. 什麼是法餐
法餐,就是法式大餐。
法國人一向以善於吃並精於吃而聞名,法式大餐至今仍名列世界西菜之首。法式菜餚的特點是:選料廣泛(如蝸牛鵝肝都是法式菜餚中的美味),加工精細,烹調考究,滋味有濃有淡,花色品種多。
法國大餐的名菜有:
法式茶烙餅、紅汁黃瓜、冰凍茄丁、巴黎捲心菜、酸辣肚絲、核桃雞湯、中法雙松、雞肉丸於湯、法國蕎麥煎餅、豬肉凍子、酸甜萵筍、面殼腸子、菠蘿萵筍、桔香法式吐司、法式蘑菇蛋卷、菠菜乳酪焗生蚝、蘆筍濃湯、鵝肝溫沙拉、瓤餡雞肉餅、法式蝸牛、法式拌菜;
法式火焰薄餅、法國白酒田螺、法國蕎麥煎餅、法式洋蔥湯、法國鵝肝醬煎鮮貝、法式魚卷、雞肉丸子湯、檳榔排骨鍋、海帶芥末沙司、馬乃司拌萵筍、白菜薄荷、束法雞、芥末拌黃瓜、洞房喜湯、草莓黃瓜;
馬賽魚羹、鵝肝排、巴黎龍蝦、紅酒山雞、沙福羅雞雞肝等。
法國人在飲食嗜好上有如下特點:
1、注重烹調火候,講究菜餚的鮮嫩,強調菜餚的質量。
2、口味:一般喜肥、濃、鮮、嫩,偏愛酸、甜、鹹味。
3、食品:主食為米飯或麵粉,愛吃點心;副食愛吃肥嫩豬肉、羊肉、牛肉,喜食魚、蝦、雞、雞蛋及各種腸子和新鮮蔬菜,偶爾也願品嘗些新奇的食物,如蝸牛、蚯蚓、馬蘭等;喜用丁香、胡椒、香菜、大蒜、番茄汁等作調料。
4、製法:對煎、炸、燒、烤、炒等烹調方法製作的菜餚偏愛。
5、菜譜:很欣賞紅燒鱖魚、宮保肉丁、脆皮炸雞、炒蝦球、銀芽雞絲、菠蘿火雞、拔絲蘋果等風味菜餚。
6、水酒:對酒嗜好,尤其愛飲葡萄酒、玫瑰酒、香檳酒等,一般不能喝或不會喝酒的人也常喝些啤酒;通常他們慣用的飲料還有礦泉水、蘇打水、橘子汁以及紅茶或咖啡等。
7、果品:法國人愛吃水果,尤其對菠蘿格外偏愛,蘋果、葡萄、獼猴桃等也是他們愛吃的品種:乾果喜歡葡萄乾、糖炒栗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