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2016 八一建軍節有什麼電影
荒宅惡靈
恐怖 / 驚悚
年代:2016
地區:大陸
演員: 李金洋 楊竣茗 郭欣妍 劉墨涵
導演: 徐曉
⑵ 求兩部軍旅題材電影
第一部是電影《兵哥》
電視電影 電影頻道節目中心出品2001年攝制
編劇:楊正光
導演:高希希
主要演員:毛孩、曾惠、楊子純
故事梗概:
中學生王大偉兒時的夢想就是想當將軍。
畢業後大偉當了兵,三個月的新兵訓練,摸爬滾打,大偉沒叫一聲苦,他確是一個好兵。好兵當然要用在最需要的地方。中尉驅車把他帶到部隊五十里外戈壁灘上的一塊菜地,告訴他從今天起接替即將退伍老兵——種菜。連長走了,大偉痛切地看著越來越遠的吉普車高喊著:我不種菜,決然地追著那團煙塵向戈壁奔去。大偉跑回駐地,滿頭大汗。中尉又把他帶回哨所,讓他看看戰士們吃的一堆堆的罐頭盒子,並告訴他部隊駐地和哨所是基本點,基地就是中心,而你在全連的中心。大偉開始種菜了,老兵臨走時告訴他:我想在這種西紅柿,三年了沒種成,你接著種吧。老兵走了,就剩下大偉了,他開始學會一個人過日子。
每年夏天隨水草遷移到大偉菜地附近放牧的烏雲其其格格和她爺爺的到來,都會給大偉帶來歡樂,三人喝奶茶、聽爺爺拉馬頭琴,像一家人一樣。
連隊歡迎一位來檢查工作的將軍,大偉在這支小型軍樂隊中買力地吹著圓號,眼睛盯著將軍肩上的那顆星。看著那顆星,大偉幻想自己已成了將軍……樂隊早散了,大偉才從夢幻中醒過來,挨了連長一頓訓斥,沒收了圓號。在回菜地的路上大偉又碰到了將軍。將軍也認出了他,他們談得很投機,大偉得知將軍也種過菜,高興極了。將軍幫他要回了圓號,從此大偉的心情和他的菜地一樣好。
突然有一天,沙暴來了,大偉為了救烏雲其其格格和羊群,被沙暴吞沒了。當他醒來時,已躺在病床上,在床邊放著一枚閃閃發光的三等功軍功章。
慶祝八一建軍節,連隊請來十幾位軍嫂一起會餐。大偉在送菜的路上卻不慎摔傷了,他掙扎著奔向部隊……全連戰士和軍嫂每人面前放著一碗菜湯。連長告訴大家,這是大偉的菜湯,是六個西紅柿做的。軍嫂們喝著湯,可眼裡卻含著淚水。
大偉種了五年菜沒當成將軍,眼看就要復員離開部隊了,他站在獵獵招展的紅旗下行最後一個軍禮,庄嚴神聖,連長把圓號給了大偉,那首軍人都很熟悉的歌曲再一次響起:十八歲,十八歲,當兵到部隊,一輩子有過當兵的歷史,終生不會感到後悔……
視頻:
http://video..com/v?ct=301989888&rn=20&pn=0&db=0&s=8&word=%B5%E7%D3%B0%B1%F8%B8%E7
第二部是電影《烈火青春》
電視電影《烈火青春》首映 再現黃東華英雄事跡
由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市消防支隊出品,市委宣傳部、省消防總隊聯合拍攝,上海亞太影視公司承製的上下集電視電影《烈火青春》,昨天下午在市消防支隊首映。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邵孝傑,省消防總隊政治部副主任張飛軍和近百位消防官兵觀看了影片。
電視電影《烈火青春》是又一部以文藝形式反映「優秀消防衛士」黃東華英雄事跡的作品,藝術地再現了黃東華同志和他的戰友們赴湯蹈火、不怕犧牲的感人事跡,反映了一位普通消防戰士在黨的培養下,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人生軌跡。
黃東華犧牲後,胡錦濤同志作出了「要採用青年人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黃東華先進事跡」的指示。為全面深入地宣傳黃東華事跡,我市採用了「一個報告會——黃東華事跡報告會」、「一個陳列室——黃東華烈士陳列室」、「一本書——長篇報告文學《紅門》」、「一場話劇——《再見吧,媽媽》」、「一部電影——《烈火青春》」這「五個一工程」,掀起學習黃東華事跡的熱潮。
⑶ 八一建軍節播放什麼樣的電影
1、《湄公河行動》
看完湄公河行動,感受到的是責任與親情,人性的善惡美醜,犧牲這么多,這是責任是使命,大boss卻仍然逍遙法外,這是無奈,甚至在有生命的犧牲下這種無奈顯得有點蒼白無力。它沒有情懷,但是依然精彩。它是很悲壯而又激昂的,也是更加觸動人心的。
2、《紅海行動》
整個片子節奏特別流暢,全程都能吸引人的注意力。觀影之後想起一句話:你之所以看不到黑暗是因為有人在你看不到的地方用生命抵擋住了黑暗。
3、《沖出亞馬遜》
八一電影製片廠2002年出品的一部現代軍事動作片,根據兩名中國軍人在委內瑞拉國際反恐怖學校歷險訓練的真實故事改編 ,該片講述了我軍兩名特種兵中尉王暉、胡小龍在赴美洲亞馬遜流域的「獵人學校」訓練期間,作為中國鋼鐵戰士超極限戰勝各國強手,為國家和軍隊爭光的感人故事。
⑷ 二年級暑假作業八一建軍節觀看故事片卡怎麼做(八一南昌起義觀後感卡片)
每年的八月一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紀念日,因此也叫「八一」建軍節。
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蔣介石、汪精衛先後在南京和武漢發動「清共」行動後,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了臨時政治局會議,決定利用共產黨掌握和影響下的國民革命軍在南昌舉行起義,並指派周恩來為起義領導機關前敵委員會書記。
7月27日,周恩來在南昌召開了有朱德、劉伯承、惲代英、彭湃、葉挺、聶榮臻以及江西黨組織負責人參加的重要會議,成立了以劉伯承為參謀團長,周恩來、葉挺、賀龍為委員的參謀團,下設起義軍總指揮部,由賀龍任總指揮,葉挺任前敵總指揮。
8月1日凌晨2時,周恩來、朱德、賀龍、葉挺、劉伯承等指揮各路起義軍向駐守南昌的國民黨軍隊發動進攻,經過四個多小時的激戰,殲敵3000餘人,繳獲槍支5000餘支,子彈100萬余發,大炮數門,佔領了南昌城。
當天上午,在南昌舉行了國民黨中央委員、各省區特別市和海外各黨部代表聯席會議,通過了《中央委員宣言》,成立了由宋慶齡、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等25人組成的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通過了《八一起義宣言》等文件。
提出了「打倒帝國主義」、「打倒新舊軍閥」、「實行耕者有其田」等革命口號和政綱。同時對起義部隊進行了整編,仍沿用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番號,以賀龍兼代總指揮。因敵以重兵進攻南昌,中共前委決定根據中共中央的預定計劃。
起義部隊於8月3日至6日先後撤離南昌,揮師南下,取道臨川、宜黃、廣昌,直奔廣東潮汕地區。起義部隊在江西瑞金、會昌打垮了國民黨反動軍隊的堵截,然後經過福建的長汀、上杭和廣東的大浦,於9月下旬佔領了潮州、汕頭,主力部隊經揭陽向湯坑西進。
10月初,西進部隊和留守潮汕的部隊遭到優勢敵軍的圍攻,起義部隊大部分被打散,一部分突圍到了海陸豐,與當地的農民武裝會合;另一部分由朱德、陳毅率領經贛南、粵北轉入湘南,開展游擊戰爭。1928年1月在湘南地方黨組織和農民武裝的配合下,在宜章舉行了「年關起義」。
由於遭到優勢敵軍的「協剿」,起義部隊和農民武裝撤出湘南,於同年4月到達井岡山與毛澤東率領的部隊勝利會師,組成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後改稱工農紅軍第四軍。
(4)八一建軍節電影免費擴展閱讀:
1、八一建軍節誕生地:瑞金
1927年8月底,南昌起義部隊在朱德、賀龍等指揮下,經過徹夜強攻,一舉佔領了瑞金,取得了南昌起義後第一次攻城戰斗的勝利。瑞金,這座贛南山區小城,從此與中國革命結下了不解之緣。
2、葉劍英妙計「調虎」南下
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義震驚了蔣介石、汪精衛。他們即時從江蘇、安徽、湖北調集數十萬雄師向南昌反撲。鑒於敵我實力迥異,從8月3日起,起義軍開始撤出南昌,向南挺進。
然而,起義軍撤出南昌後的20多天,一路竟然沒有碰到任何阻擋,順利通過臨川、宜黃、廣昌、寧都等地。
南昌起義爆發後,公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總指揮張發奎召開緊迫會議,時任二方面軍第四軍顧問長的中共地下黨員葉劍英應用反動營壘的內部抵觸,倡議張發奎不要追擊起義部隊。
⑸ 求:有關八一建軍節的電影
1、《建軍大業》
導演:劉偉強 主演:劉燁/朱亞文/黃志忠/王景春/歐豪 類型: 歷史/ 戰爭
《建軍大業》是「建國三部曲」系列的第三部,獻禮建軍90周年,影片講述了1927年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後,中國共產黨為挽救革命,於當年8月1日在江西南昌舉行武裝起義,從而創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的故事 。
2、《空天獵》
導演:李晨主演:李晨/范冰冰/王千源/李佳航類型: 動作/戰爭
影片塑造了智勇兼備的現代化軍人形象,張揚了賡續英雄基因、矢志未來戰場的職業品質。起伏跌宕的情節、精彩紛呈的空戰、目不暇接的現代裝備,讓觀眾第一次近距離感受中國空軍在邁向大國空軍、現代空軍、戰略空軍路上的戰斗雄姿,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現代空戰電影。
《空天獵》的格局很大,所表現的不是單兵作戰、單打獨斗,而是國家層面的戰役行動,是集信息預警、空戰對抗、突擊突防、臨空轟炸等為一體的體系作戰。
影片中呈現的諸如防空識別區管控、救災救援、紅藍對抗演習、基地化訓練等軍事活動,諸如藍天告別儀式、軍樂隊等文化形式,體現人民空軍部隊現實生活的再現。
3、《勇士》
導演:寧海強主演:李東學/於小偉/聶遠/宋佳倫 類型:動作/歷史/戰爭
《勇士》不同於一般主旋律電影,它的整體氣質贏得了青睞。作為一部戰爭片,它不僅最大層面地還原了戰爭的殘酷,同時也讓觀眾看到紅軍最可歌可泣的一面。有了激燃又動人的情節,加之戰爭動作片的獨特視角,跳脫出對歷史的一味緬懷,傳達出對今日生活的珍惜,表達昂揚向上的正面態度。
⑹ 八一建軍節有什麼好看的軍旅題材電視劇或電影
八一建軍節好看的軍旅題材電影有《戰狼》與《湄公河行動》。
一、《戰狼》
兩部《戰狼》從上映開始便引起了巨大反響,其中吸引人的還是從頭到尾讓觀眾無喘息機會的拳腳、槍戰和炮火,各種軍事武器,坦克的巧妙運用,使得影片提高了一個層次。
打破了以往國產影片縮手縮腳的尷尬場面,向觀眾展示了一個中國軍人上天攬月、下海捉鱉的各種本事,尤其是幾處靈活操縱、指揮坦克對決的戲份拍得尤其出彩,更富有藝術創作的靈感,這在之前的中國動作電影里幾乎還從來沒人試過。
二、《湄公河行動》
看完湄公河行動,感受到的是責任與親情,人性的善惡美醜,犧牲這么多,這是責任是使命,大boss卻仍然逍遙法外,這是無奈,甚至在有生命的犧牲下這種無奈顯得有點蒼白無力。它沒有情懷,但是依然精彩。它是很悲壯而又激昂的,也是更加觸動人心的。
⑺ 八一建軍節
八一建軍節由來及相關知識:
八一南昌起義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部分國民革命軍在江西省南昌市舉行的武裝起義。
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蔣介石、汪精衛先後在南京和武漢發動「清共」後,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了臨時政治局常委會議,決定利用共產黨掌握和影響下的國民革命軍在南昌舉行起義,並指派周恩來為起義領導機關前敵委員會書記。
預定參加起義的部隊有:第四集團軍第二方面軍的二十軍、十一軍二十四師和十師一部、四軍二十五師兩個團,第五方面軍的三軍軍官教育團一部和南昌市警察武裝,共兩萬餘人。7月27日,周恩來在南昌召開了有朱德、劉伯承、惲代英、彭湃、葉挺、聶榮臻以及江西黨組織負責人參加的重要會議,成立了以劉伯承為參謀團長,周恩來、葉挺、賀龍為委員的參謀團,下設起義軍總指揮部,由賀龍任總指揮,葉挺任前敵總指揮。起義原定7月30日夜發動,後因張國燾的阻撓而延期。
8月1日凌晨2時,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指揮各路起義軍向駐守南昌的國民黨軍隊發動進攻,經過四個多小時的激戰,殲敵3000餘人,繳獲槍支5000餘支,子彈100萬余發,大炮數門,佔領了南昌城。當天上午,在南昌舉行了國民黨中央委員、各省區特別市和海外各黨部代表聯席會議,通過了《中央委員宣言》,成立了由宋慶齡、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等25人組成的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通過了《八一起義宣言》等文件,提出了「打倒帝國主義」、「打倒新舊軍閥」、「實行耕者有其田」等革命口號和政綱。同時對起義部隊進行了整編,仍沿用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番號,以賀龍兼代總指揮。旋因敵以重兵進攻南昌,中共前委決議根據中共中央的預定計劃,起義部隊於8月3日至6日先後撤離南昌,揮師南下,取道臨川、宜黃、廣昌,直奔廣東潮汕地區。這樣做的目的,是准備同富有革命傳統的廣東東江地區農民起義軍匯合,發動土地革命,進軍廣州,恢復廣東革命根據地,並奪取出海口,取得共產國際的援助,重新舉行北伐。起義部隊在江西瑞金、會昌打垮了國民黨反動軍隊的堵截,然後經過福建的長汀、上杭和廣東的大浦,於9月下旬佔領了潮州、汕頭,主力部隊經揭陽向湯坑西進。10月初,西進部隊和留守潮汕的部隊遭到優勢敵軍的圍攻,起義部隊大部分被打散,一部分突圍到了海陸豐,與當地的農民武裝匯合;另一部分由朱德、陳毅率領經贛南、粵北轉入湘南,開展游擊戰爭。1928年1月在湘南地方黨組織和農民武裝的配合下,在宜章舉行了「年關起義」。由於遭到優勢敵軍的「協剿」,起義部隊和農民武裝撤出湘南,於同年4月到達井岡山與毛澤東率領的部隊勝利會師,組成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後改稱工農紅軍第四軍。
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和創建革命軍隊的開始,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的起點。南昌起義保存下來的部隊成為工農紅軍的骨幹之一。
1933年7月11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根據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6月30日的建議,決定8月1日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1949年6月15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發布命令,規定以「八一」兩字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和軍徽的主要標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將此紀念日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
據統計,1955年授予元帥軍銜的10個人當中直接或間接參加過南昌起義的有7位:朱德、賀龍、劉伯承、聶榮臻、陳毅、林彪、葉劍英。
第一個「八一」建軍節:
「八一」建軍節誕生於1933年,她的第一個節日慶祝活動,是在中央蘇區首府——江西瑞金舉行的。
1933年6月26日,中共蘇區中央局發出《關於「八一」國際反戰爭斗爭日及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的決定》。決定指出:「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為紀念1927年8月1日的南昌暴動,已確定『八一』為中國工農紅軍紀念的日子。」爾後,中央革命軍事委會員針對為什麼確定「八一」為建軍節作出這樣的解釋:「1927年8月1日發生了無產階級政黨——共產黨領導的南昌暴動,這一暴動是反帝的土地革命的開始,是英勇的工農紅軍的來源。中國工農紅軍在歷年的艱苦戰爭中,打破了帝國主義國民黨的歷次進攻,根本動搖了帝國主義國民黨在中國的統治,已成了革命高漲的基本杠桿之一,成了中國勞苦群眾革命斗爭的組織者,是徹底進行民族革命戰爭的主力。本委會為紀念南昌暴動的勝利與紅軍的成立,特決定自1933年起每年8月1日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7月1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作出《關於「八一」紀念運動的決議》:「批准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的建議,規定以每年『八一』為中國工農紅軍紀念日。」
隨後,中共中央、中央政府、中央軍委就如何搞好第一個建軍節作出了一系列決定。蘇區中央局宣傳部還特別統一擬定頒布了16條宣傳標語和31條口號,出台了《「八一」紀念宣傳大綱》。蘇區黨、政、軍領導紛紛作出動員,毛澤東專門撰寫了《新的形勢與新的任務》一文,發表在7月29日的《紅色中華》報上;博古作了以《戰斗的紀念節,戰斗的任務》為題的多場專題演講;張聞天到機關、學校作了《「八一」與帝國主義戰爭危險》的專題報告。與此同時,蘇區各級政府組織群眾開展了集會、遊行、晚會活動,紅軍各部的宣傳活動更為熱烈。
1933年8月1日,第一個「八一」建軍節慶祝活動在葉坪紅軍廣場舉行。凌晨,蘇區軍民打著火把,從四面八方朝葉坪村涌來,工農劇社組成的歡迎表演團站在紅軍廣場入口處,邊舞邊唱。慶祝活動分閱兵式和分列式,為防敵機轟炸,決定閱兵式在天亮前進行完。4時整,閱兵式開始,軍樂奏起,禮炮齊鳴,毛澤東、朱德、項英三位領導策馬而行,檢閱長達六百餘米的紅軍隊列,紅軍指戰員以注目禮相迎,歡呼聲、口號聲響徹雲霄。第二項是宣誓。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向新成立的紅軍工人師和少共國際師授軍旗,向兩個師發出奔赴前線英勇殺敵的戰斗命令,工人師和少共國際師組成兩塊方陣,指戰員高舉拳頭進行宣誓。第三項是授旗授獎。中革軍委領導分別給各紅軍學校授校旗,給紅軍各團隊授戰旗,向功勛卓著的紅軍指揮員頒發紅星獎章。此時,天已大亮,中央政府和各黨、群團體代表致祝辭,分列式隨之開始。紅軍方隊在一面面戰旗引領下闊步通過檢閱台,戰士們一面高呼著口號、一面向檢閱台上的首長行注目禮。長長的受閱隊伍從檢閱台前整整走了一個多小時。堅定的步伐踢落晨霧,踏碎塵土,踹動著這個令人難忘的清晨,把「八一」兩個大字嵌入史冊。
我軍稱謂的歷史演變:
中國人民解放軍名稱誕生於1927年8月1日,誕生以來曾先後使用過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中國工農革命軍、中國工農紅軍、八路軍、新 四軍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等名稱。
從中國工農革命軍到中國工農紅軍
1927年8月1日,根據中共中央的決定,以周恩來為首的中共前敵委員會和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領導下的北伐軍兩萬餘人,在江西南昌舉行了武裝起義。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地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但在當時的條件下,在起義過程中並沒有公開打出中國共產黨的旗幟,起義部隊仍沿用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的番號,仍稱為國民革命軍。賀龍任總指揮,葉挺任前敵總指揮。1927年9月9日,毛澤東同志在湖南、江西邊界地區,領導農民、工人和革命士兵舉行了秋收起義。參加起義的主力部隊編成「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這是我黨第一次公開打出「工農革命軍」的旗幟。
1928年4月下旬,朱德、陳毅等率領南昌起義的余部轉戰到井山,同毛澤東同志領導的工農革命軍會師,合編為「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朱德任軍長、毛澤東任黨代表(後改稱政治委員)。1928年5月25日,中共中央發出第51號通報,規定各地工農革命軍一律改稱「中國工農紅軍」(簡稱紅軍)。1928年6月起,各革命根據地的工農革命軍及其他工農武裝開始陸續改稱紅軍。1930年8月至1936年7月,紅軍又先後編成了紅一、紅四、紅二方面軍。1933年5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決定,組織中國工農紅軍總部,任命朱德為中國工農紅軍總司令,周恩來為中國工農紅軍總政治委員。
從中國工農紅軍到八路軍、新四軍
1937年「七七事變」後,根據黨的洛川會議和我黨同國民黨達成的協議,於1937年8月將紅軍主力部隊改名為國民革命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朱德任總指揮,彭德懷任副總指揮,葉劍英任參謀長,左權任副參謀長,任弼時任政治部主任,鄧小平任副主任,下轄第一一五、第一二0、第一二九師和直屬隊。全軍共4.6萬人。同年9月11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命令八路軍改為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屬第二戰區序列,並任命朱德為第十八集團軍總司令,彭德懷為副總司令。由於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後,八路軍這個名稱已在群眾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盡管國民政府令其改變番號,但一般情況下,人們仍習慣地稱它為八路軍。
1937年10月,根據國共兩黨協議,紅軍主力長征後,留在湖南、江西、福建、廣東、浙江、湖北、河南和安徽8省15個地區的紅軍游擊隊,於1938年1月6日改編為中國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簡稱「新四軍」。葉挺為軍長,項英為副軍長,張雲逸為參謀長,袁國平為政治部主任,周子昆為副參謀長,鄧子恢為副主任。新四軍下轄4個支隊和1個特務營。全軍共約1.03萬人。1941年1月,「皖南事變」發生後,為對抗蔣介石取消新四軍番號的反動命令,中共中央軍委於1941年1月20日發布重建新四軍軍部的命令,任命陳毅為新四軍代軍長(軍長葉挺在皖南事變中與國民黨軍談判時被扣),劉少奇為政治委員,張雲逸為副軍長,賴傳珠為參謀長,鄧子恢為政治部主任。新四軍新的軍部在江蘇鹽城,以華中新四軍八路軍總指揮部為基礎組成,並將活動於隴海鐵路以南的八路軍、新四軍部隊統一整編為7個師和一個獨立旅,全軍9萬餘人,繼續堅持華中敵後抗戰。
從八路軍、新四軍到中國人民解放軍
抗日戰爭勝利後,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統治集團為獨占勝利果實,消滅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武裝力量,蓄謀發動內戰。為適應國民黨將要發動內戰的形勢,中共中央制定了「向北發展,向南防禦」的戰略方針,各戰略區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迅速調整戰略部署:由關內各解放軍抽調11萬主力部隊及2萬余名黨政軍幹部挺進東北;浙江、蘇南、皖南、皖中地區的新四軍撤至長江以北;湖北人民抗日救國軍(即八路路軍南下支隊)及我河南軍區部隊分別撤至以桐柏為中心的鄂豫解放軍,與新四軍第五師會合。
1945年10月31日,由關內各解放區進入東北的部隊和東北抗日聯軍等組成東北人民自治軍,林彪任總司令,彭真、羅榮桓分別任第一、第二政治委員,呂正操、李運昌、周保中分別任第一、第二、第三副司令,肖勁光任第四副司令兼參謀長,程子華任副政治委員。1946年1月14日,東北人民自治軍改稱東北民主聯軍。
中共中央在調整戰略部署的同時,發出關於野戰兵團的編組與指揮關系的指示,要求各戰略區都應編有能夠機動的突擊力量,能夠實行極大機動,即能夠脫離本戰略區域到其他區域作戰。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各戰略區的部隊都陸續進行整編,先後組成了晉冀魯豫野戰軍、晉察冀野戰軍、山東野戰軍、華中野戰軍等。至1946年6月,全軍共組成27個野戰縱隊(有的稱師)及6個野戰旅。全部野戰軍61萬人,另有地方軍66萬人。
1946年6月,國民黨公開撕毀國共兩黨簽定的《停戰協定》,悍然大舉進攻中原解放區,內戰全面爆發。各解放區軍民奮起自衛,人民解放戰爭全面展開。由於戰略任務發生了根本變化,從1946年9月中旬起,我軍正式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朱德和彭德懷分別任正副總司令。從此,我軍一直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由於當時戰事繁忙,各部隊改稱的時間不一,直到1947年年底才全部改完
⑻ 八一建軍節免費高清視頻素材
我給你我網盤的一些吧、現在知道上地址我都不敢打了、我輸入網盤連接都會被屏蔽的。而我看別人是能正常輸入連接的。
其實免費素材都用不完的、主要是你不了解去哪些平台有效下載而已。
我私信給你我網盤上分享的連接地址、請注意查收!謝謝!
註: 是網路 私信、QQ郵箱我不會用
⑼ 八一建軍節高速免費嗎
不免費,八一建軍節不是國家法定節日,所以當天高速公路照常收費。每年的春節、清明節、五一節、國慶節四個節假日高速免費。
八一建軍節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紀念日,每年的八月一日舉行,由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設立,為紀念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的節日。
從此,8月1日正式成為人民軍隊的建軍節。因此,可以說南昌是軍旗升起的地方,而瑞金是八一建軍節誕生的地方。
2017年7月30日,在朱日和訓練基地舉行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閱兵,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檢閱部隊並發表重要講話。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央電視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現場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