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問: 50 棲霞寺1937電影里寂然法師拜佛時的背景佛經是什麼
我還在看這部電影
❷ 棲霞寺一九三七電影中的戰爭是什麼戰爭
一、《南京!南京》
導演:陸川
出品:中國/中國香港
類型:災難/劇情
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進入南京城,隨之而來的是對無辜百姓和戰俘長達6周的血腥屠戮。《南京!南京!》分別從中國軍官陸劍雄、歸國女教師姜淑雲和日本軍官角川三個人的視角,再現了那場慘絕人寰的人間災難;戰爭中三個命運彼此糾纏的主人公,靈魂和人性承受著嚴酷的拷問與摧殘。
導演陸川表示,用電影的方式來重新思考這段歷史,是中國電影人必須承擔的責任和使命。一方面是試圖能夠從客觀的視角,拂去遮蔽了歷史的塵埃,以清晰的語言講述歷史的真實;另一方面是面對未來的深刻思考:「戰爭會把人類內心的黑暗力量釋放出來,這是人類必須面對的問題,希望將來不要再有戰爭。」
《南京!南京!》由中影集團、星美傳媒等五家公司共同投資拍攝。該片開機前歷經重重磨難,最終柳暗花明,於10月初在天津開機,此後還將轉往長春拍攝戰爭場面,預計於明年3月在南京殺青。
二、《約翰.拉貝》
導演:佛羅瑞.加侖伯格
出品:中國/德國
類型:人物傳記片
拍攝時間:2007年9月至2008年3月
上映時間:2008年
《約翰.拉貝》根據《拉貝日記》改編,它以德國商人拉貝為主線,作為西門子電器在中國的代表,拉貝親眼目睹了南京大屠殺,並以其特殊身份在自家花園保護了600多難民。導演佛羅瑞.加侖伯格強調:「《約翰.拉貝》表現的重點不是多年前的那場浩劫,而是從人性的角度出發,以《拉貝日記》為基礎,著重塑造人性在戰爭中的閃光點。」
南京大屠殺是《拉貝日記》中記錄的最重點的歷史事件,電影如何表現南京大屠殺成為導演佛羅瑞.加侖伯格最頭痛的問題之一。佛羅瑞.加侖伯格表示:「一方面我不希望那些關於大屠殺的描述因為太血腥暴力而讓觀眾感到反感,但另一方面我又想把當時的情況最真實地表現出來。我要做的是在這兩點之間取得最好的平衡,並且引導觀眾在觀看影片的時候進入到劇情中,而不是一堆簡單粗暴的血腥場面。」
影片的女一號琅書由中國女星張靜初扮演,兩位男主角則是來自德國的知名演員——憑《竊聽風暴》獲得德國電影獎最佳男配角的烏爾里奇.圖克爾和《再見列寧》的主演丹尼爾.布魯赫。
三、《張純如》
導演:Anne PickBill Spahic
出品:香港/加拿大
類型:人物傳記片
拍攝時間:2006年至2007年
上映時間:2007年底
《張純如》真實紀錄了年輕勇敢的美籍華裔女作家張純如,如何以自己的生命,深入探索1937年南京大屠殺那段黑暗的人類歷史,並將它還原成文字,著成一本震撼人心的暢銷書的歷程。
電影通過真實展現張純如在探索歷史黑暗旅程的全部過程和內心感受,結合大量珍貴史料與倖存者口述,運用時空交錯的拍攝手法,揭開了一幕幕歷史真相,見證了那一場慘絕人寰的暴行。這些影像展現的不僅僅是張純如個人的故事,更是一段痛徹骨髓的歷史!
《張純如》一片於於2006年12月在中國南京開始拍攝,一直持續到今年的三、四月份,然後轉景日本,美國和加拿大拍攝。影片計劃於年內在國內公映,以悼念南京大屠殺70周年,同時紀念張純如的著作《南京大屠殺》發行10周年。
四、《黃石的孩子》
出品:中國/德國/澳大利亞
類型:劇情片
拍攝時間:2006年
上映時間:2008年3月
《黃石的孩子》斥資4000萬美金,是一部記敘英國記者喬治.霍格拯救60多名戰爭孤兒的故事。整部影片有四分之一左右的戲份將鏡頭對准了遭遇日本侵略軍屠殺淫掠的1937年的南京。為了重建戰火中的南京景象,劇組依靠四處搜集到的舊膠片和幾千張歷史照片,花費500萬美金,重建一個殘垣斷壁,滿目瘡痍,戰火下的南京城。
導演斯波蒂斯伍德表示,早在1995年拍攝電影《廣島》時,就看到過一些由當年參與南京大屠殺的日本兵拍攝的膠片資料,才知道世界上曾經發生過這樣殘忍的悲劇。而這些東西都是大多數西方人不知道的,從那時起,羅傑就期待能拍攝一部以南京大屠殺為背景的電影,在2006年,這個願望終於實現。
曾主演過《碟中諜3》的本片男主角喬納斯透露拍攝這幾場戲時讓他陷入無盡的痛苦,「晚上睡覺會覺得喘不過氣。」周潤發和楊紫瓊也在本片中扮演重要角色。
五、《南京》
導演:比爾.古登塔格 丹.史度曼
出品:美國
類型:紀錄片
拍攝時間:2006年
上映時間:2007年7月
《南京》是第一部以外國人的視角回顧南京大屠殺的紀錄片,從創作開始就受到全世界關注,並已在今年的美國聖丹斯電影節上引起轟動。導演丹.史度曼曾表示:「希望避免典型的紀錄片手法,如一個又一個專家講述,展示大量靜態的照片等,而是希望通過表演和片中傳達的情感力量帶給觀眾深入心靈的震撼」。電影中有大屠殺倖存者的講述、從6個國家搜集到的各種音像和文字資料甚至包括一名叫約翰.麥基的西方人用16毫米小攝影機冒死拍攝的40分鍾錄影帶等珍貴資料都極大地震撼著所有觀眾,尤其是短片中直接表現日軍暴行的內容被評為「《南京》中最讓人背脊發涼的片段之一」。
除了資料展示,為了把德國人約翰.拉貝、美國人米妮.沃琴(沃琴回美國不久即精神崩潰自殺身亡)等人極其真實而富有感染力的信件、日記等珍貴文獻表現出來,導演還請到多名好萊塢明星扮演目擊者,在片中朗讀當年這些文字記錄。
今年7月,《南京》在國內公映,引起國人強烈反響。
六、《南京浩劫》
導演:西蒙.韋斯特
出品:中國/美國
類型:戰爭/劇情
拍攝時間:2008年初
上映時間:待定
由江蘇省文化產業集團與好萊塢合作拍攝的影片《南京浩劫》將於明年年初正式開機。該片計劃投資5000萬美金,在國際電影界被視為「繼《辛德勒名單》之後,好萊塢又一部反思二戰暴行的傳世之作。」導演西蒙.韋斯特說,「這是一部為全世界而拍的史詩影片!影片的西方視角不會影響到歷史的真實性,我們已經做了很多准備,包括那個年代的習俗、生活習慣等細節方面,我將盡力把《南京浩劫》打造成為同類題材影片中最好的一部。」
為了確保影片的真實性和客觀性,佔地100多畝的《南京浩劫》電影外景地在經過近一年的緊張建設後,將於年底前全部完成。屆時,一個氣勢宏大、全面展示30年代南京城的外景地將呈現在眾人眼前。
七、《五月八月》
主演:葉童
反映南京大屠殺事件的影片《五月八月》是由香港著名編劇杜國威自編自導,攝影師是《花樣年華》的著名攝影師李屏賓。和以往表現南京大屠殺的影片不同的是,該片沒有正面描寫大屠殺的血腥場面,而是通過五月和八月這對小姐妹家庭的破散、首次從孩子的視角控訴了大屠殺給千萬中國家庭帶來的災難,更加感人至深,讓人不禁潸然淚下。
影片還首次把六十五年前日本侵略者慘無人道地奸殺2萬名中國婦女的惡行搬上了銀幕,使這部戰爭災難片具有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力。
多位電影專家表示,這是目前同類題材影片中最具震撼力的一部。獨特的視覺和人性化的表達,讓它具有更大的震撼力。而導演杜國威精湛的藝術刻畫、葉童和兩位小演員出色的表演,也使本片具有了上乘的藝術水準。
八、棲霞寺1937
中國第一部描寫佛教僧人在抗日戰爭期間愛國愛教英勇斗爭的電影故事片《棲霞寺1937》13日在南京舉行了首映式。
棲霞寺1937》在銀幕上再現了1937年南京大屠殺期間,南京棲霞寺的寂然法師帶領寺院僧人,成功救助2萬多名難民和中國軍人的歷史事件。該片已被國家廣電總局列入全國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重點影片之一。
扮演寂然法師的青年演員張新華在首映式上表示,在看劇本時,他就已深深地被寂然法師愛國愛教、與日軍英勇抗爭,不畏個人犧牲的精神所打動,這個人物深深地激勵著他演好這個角色。
首映式上還來了一位特殊的觀眾,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當年曾在棲霞寺避難的89歲老人紀耀發。紀耀發說,當年他只有21歲,日軍佔領南京時,在全城進行屠殺,他同許多無路可走的難民避進了棲霞寺,遇到了好心的寂然法師,得以倖存。
「想到60多年前我們被日本鬼子追殺,想到我們被棲霞寺收留躲過劫難,我們要感謝寂然法師,感謝棲霞寺。沒有他們的幫助,我們不可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也多謝將這段歷史搬上熒幕,讓更多的人了解這段歷史。」紀耀發說。
九、南京1937
監制:吳宇森
導演:吳子牛
主演:秦漢 劉若英
日文版劇照
劇情: 一九三七年深秋,南京荒涼的鐵道上,成賢帶著懷有身孕的妻子理惠子(日本人)回南京的老家。在紛亂的戰火中,成賢在南京的老家已成為一堆瓦礫。別人告訴他可以去到外國人保護的安全區,但成賢自認不是難民而不願去。他找到在下關發電廠做工的幼時朋友根發。根發雖然對他帶回來的日本媳婦反感,但還是接納了他們。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日,日軍開始圍攻南京城,同年十月十三日南京城破。瘋狂的日兵搜索,燒殺淫掠。理惠帶著孩子們進了安全區,難民們得知理惠是日本人,便把所有對日本人的不滿發泄在她身上,當成賢來到安全區,理惠懸著的一顆心才放下來,他們不知道另一場浩劫已悄然來臨……
十、《屠城血證》
編劇:謝光寧
導演:羅冠群
主要演員:翟乃社、陳道明、吳莉婕、雷恪生、沈丹萍、劉江
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佔領南京城,開始對我無辜同胞進行長達六周的血腥屠殺…… 展濤是金陵大學教授米爾斯的學生,米爾斯的女兒凱蒂深愛著展濤,日軍入侵,她勸展濤隨外輪赴美。但國難當頭,展濤決定留下來,用自己的醫術救治受傷軍民。
展濤帶傷兵醫院的難民轉移到國際安全區,並勸說魯營長及部下按國際規定,把槍支扔到水塘中。不料,日軍無視國際規定,又闖進國際安全區屠殺手無寸鐵的軍民。護士白燕落入魔掌,展濤欲救白燕卻被日軍拉住,強行讓他目睹日軍強奸白燕的獸行。白燕慘死,展濤從此拋棄幻想,投入反日斗爭。
在日軍集體屠殺我百姓時,倖存的照相館老闆范長樂,逃到米爾斯教授家,哭訴悲慘遭遇。為揭露日軍滔天罪行,范長樂同展濤連夜趕回照相館尋取被迫為日軍沖洗的殺人照片。與此同時,日軍特使橋本為掩蓋事實真相,也派人去范家搜查。范長樂冒死取出照片,為掩護展濤帶走照片而犧牲。
展濤在茶館中被日軍追殺,不幸中彈,歌女花弄影用生命掩護他脫險。展濤潛入一公館,遇見了被軟禁在此的東北逃亡學生柳晶晶。她原是日軍中尉笠原在東北讀書時的戀人,一次偶然機會她認清了披著獸皮的笠原,她正欲逃出時,遇到身入險境的展濤,她設法將展濤轉移。橋本大怒,命笠原親手殺死了她。
展濤終於在教堂與凱蒂會面,但追兵迫近,無法脫身,展濤將日軍罪證交給凱蒂,自己潛上鍾樓。橋本命士兵火燒鍾樓。烈火中,展濤敲響了巨鍾。在震撼長空的鍾聲中,凱蒂乘坐的商船開航了。凱蒂情不自禁地打開那包血證——一張張照片,讓人們永遠記住日軍在南京屠殺30萬中國軍民的罪行。
獲1987年廣電部優秀影片獎;1991年日本東京世界和平電影節故事片獎。
希望採納
❸ 電影《棲霞寺》觀後感如何寫
電影《棲霞寺》觀後感
先,對於一部講述南京屠殺背景下突顯人性的題材電影,其以佛教為切入點顯然是新穎的,但整部影片下來,平直的發展和缺乏張力的表演使得影片本該有的震撼效果大打折扣。無疑,災難下彰顯的人性彌足珍貴,但正是因為其掩於災難下,未觸之人難及其深,而導演要做的,便是將這些點滴拾及並以電影藝術獨特的視角放大來觸動觀者。棲霞寺的寂然法師給我的感覺太淡定,片中的鬼子不殘酷,難民不吭聲,國黨太百姓。人性,信仰的矛盾性彷彿被表現的順理成章,這真實的題材反倒被崇高化得虛假,實在令我惋嘆不已。
那麼,這部影片帶給我的觀後感我便更多地是從其歷史真實性和自身感想去揣度了。很顯然寂然法師的無私品格是值得沒每一位觀眾起敬的,因為他毫不猶豫地接受了兩萬多難民,數名國民黨,乃至可能讓寺廟遭受滅頂的膠片。然而,寂然法師給我的感覺已非常人,他太神了。面對各種僧人的質疑,置命的請求,日軍的恫嚇,他太泰然自若了,沒有絲毫猶豫,沒有分毫畏懼。我認為或許,把寂然大師的內心掙扎表現出來會讓人更能體會到大師舉措
的維艱。用一句題外話來說如果我是導演,我會把寂然定義在人的角度,即便終日誦讀,把佛的無欲無求演譯成啃蝕到骨髓,但他依然會有私慾,在收留難民的時候也會擔心自身安危;他依然會怖懼,面對日本人的槍支刺刀。有些人之所以被稱為神,不是因為他們本身具有的神的氣質,而是在他們面臨人性自身的弱點時,可以無所畏懼地前行。不管電影的中的寂然法師如何,我想總之,歷史上的寂然法師終究還是收留了兩萬余名難民,用一個人的力量完成了這令人肅然起敬的抉擇,比及他人,若是他懼了,那麼是他的佛勝了怯,必是曲折百轉的心路;若是他義無反顧,必是他的佛超然了他的懼,無畏無求,達佛之最高境。盡管我認為前者的僧人更為真實,因為那樣做已是超常人所不能了;而若真正的寂然法師亦是如影片所詮釋那麼我想,我縱是伏惟聖德亦不為過。
那麼,是什麼讓寂然這樣大義凜然。對佛的虔誠與至死的信仰。影片中寂然給日軍將領一本太郎講了一個佛首的故事,述說了佛的靈性。佛教之人必信佛,縱然寂然對一本太郎說,信則有之,不信則無。在佛的世界裡,佛於萬物悲憫,這也是寂然視死保護難民的跟本原因。因為對佛有一份厚重的信仰,所以無法置萬千生命於不顧,無法湮滅本性去存一隅苟活。信仰是人心靈的一方凈土,寂然法師是用生命在守護它。
愈是彌足珍貴,便愈有守護其的定義。影片最後值得我深思的便是日軍將領一本太郎的人性與信仰。有人說戰爭的災難只是少數指揮者意志造成的,戰爭下泯滅良知的是與非也不該由一個民族去承擔。其實在影片中,我們不難發現一本太郎的善性。或許說這是個矛盾的存在。觀影過程中,你會發現,這個日本人很講道理。而且,你能了解到這是個研究佛的日本人。片中,寂然法師對其講了個較長的佛首的故事,而此過程他並無打斷。盡管最後他不願承認,大聲地強調自己不信佛,可我恰恰在這瞬間看到了太多屬於他靈魂的觸動與掙扎。越是掩飾,越是昭示。先前的那句「這是真的嗎」還未遠去,我看見了他的動搖,他相信著所謂的因果報應,我看到了他拚命說服自己不去相信寂然任何一句話下的靈魂撕扯。我看到了他的悲哀。戰爭是一個國家的意志與野心,而其間某些行為表現出來的良知只是個人的意願。我只能說,這是個有良性的日本軍人。顯然這是糾結的。因為他的手裡緊握刺刀,所謂的良知也僅僅只是畸形的存在罷了。或許他有信仰,那麼他的信仰便是在日本帝國成為天國的糾糾道路上和萌芽初態的佛性自省中扭打。影片最後是個耐人深思的情景。本該下令轟炸棲霞寺的一本太郎,最終在寺廟響起的鍾鳴聲和誦讀聲中停駐,可這種平靜能維持多久呢?若是如同片頭的佛聲被日本人殺人的打斷,那麼試問,這佇足的平靜又該何去何從?
寺廟被炸便是我能想到的最壞的結果。可它成就的是信仰,鑄就的是僧人不屈的意志,刺痛的將是那個日本將軍一生對人性的反思。歷史不會倒退,戰爭無法抹去,而我們這一代能做的,便是置身於那段歷史,切身體悟那代人的苦楚掙扎,在悲涼中尋求信仰,在悲憫中對話人性。
❹ 棲霞寺1937里寂然法師被炮轟前寺內和尚們念的是什麼咒
為回答我特意看了一遍這個電影,最後念的是寺院晚課中的八十八佛大懺悔文!!可以在網路上搜索一下聽聽!!
❺ 喜歡看電影的~~幫忙找個電影~~關於-文化,歷史,社會的~
去看黑澤明的《亂》吧。O(∩_∩)O~
❻ 想看《南京1937》電影,網址有誰知道啊有一個《棲霞寺1937》,和《南京1937》電影是一樣的嗎
《棲霞1937》我可以幫忙找,應該會有的!因為我看過,是牒片!
❼ 電影《棲霞寺》觀後感
病句:看了《屠城血證》這部影片,更激起了對日本略者的仇恨病因:成分殘缺改為:看了《屠城血證》這部影片,更激起了我們對日本略者的仇恨
❽ 棲霞寺1937 電影最後炮轟了嗎
恭
❾ 棲霞寺1937的影片評價
2002年以前,棲霞寺難民營的情況還基本上沒有被披露過,這段歷史史實的挖掘,填補了南京大屠殺研究史上的又一項空白。因為《棲霞寺1937》這部影片,長期鮮為人知的棲霞寺難民營展現在了公眾面前,這段國難史、抗爭史通過影視藝術手段得以再現,帶給觀眾震撼和深思。(新浪新聞中心評)
該片是中國第一部正面描寫佛教僧人、佛教界人士愛國愛教斗爭的電影,1937年寂然法師撰寫了《請願書》、《公開信》,公開揭露日軍暴行,以佛家無畏的道義保護了難民安全。影片再現了這一歷史,並且大膽使用了佛樂,與情節發展十分契合。(新浪影音娛樂評)
在該片上映之前,史學界對南京郊區情況的注視不夠,實際上,南京大屠殺時在城郊有兩個很大的難民營,其中一個就是棲霞古寺,是侵華日軍在南京實施屠城的鐵證中至關重要的部分。歷史應當免於「不為人知」的尷尬,在某種意義上,歷史應當是「有形」的,一場有形的電影,比如《棲霞寺1937》,不僅本身已經接近了歷史宣傳的原生態,而且也提供了很多的啟示,歷史只有深入人心,走遍世界,才有意義。(新浪新聞中心評)
雖然《棲霞寺1937》號稱《辛德勒名單》「中國版」,但其影響力卻遠不如《辛德勒名單》,究其原因是前者的感染力與後者有差距,未能對抗日戰爭中中華民族遭遇的苦難與民族浴血斗爭進行充分的藝術化展現。中國缺少像《辛德勒的名單》這樣展現中華民族巨大犧牲的、具有巨大國際影響力的作品,我們的抗戰題材影片對仇恨強調得多,對人性強調得少,而人性是共通的,只有表現人性的作品才能獲得其他國家的認可。(人民網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