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有這樣一部電影嗎
綠色椅子
32歲的文姬(徐情 飾)是一個離婚女人,她與少年玄(沈智浩 飾一見鍾情更發生了關系,但玄尚未成年,因此文姬被判刑。當她重新回到社會的時候,她發現玄一直在等待自己的再次出現。
他們穿越了年齡的阻隔,雙雙陷入了熱戀之中。但這段不倫之戀受到了眾多的非議,文姬無法面對此狀而向玄提出分手。
分手後的文姬內心痛苦,當兩人再次在舞會上相遇的時候,情感的火花再次迸發。但某天醒來,玄發現本來睡在身邊的文姬不見了……
上面說的"西西里",男女主角並不相愛啊。。。
❷ 幫忙看看這是哪部電影啊
肖申克的救贖
肖申克的救贖/刺激1995/月黑高飛 Shawshank Redemption, The (1994)
導 演: 弗蘭克·達拉伯恩特 Frank Darabont
主 演: 摩根·弗里曼 Morgan Freeman 蒂姆·羅賓斯 Tim Robbins 克萊希·布朗 Clancy Brown 馬克·羅斯頓 Mark Rolston 約翰·德沃德 John R. Woodward 吉爾·貝洛 Gil Bellows 保羅·邁克格萊恩 Paul McCrane 威廉·桑德勒 William Sadler
上 映: 1994年09月10日 ( 加拿大 )更多地區
地 區: 美國 ( 拍攝地 )
對 白: 中英雙語 中文字幕
評 分: 9.1/10( 166431票 ) 詳細
顏 色: 彩色
聲 音: DTS 48000Hz 5ch 754500Kbps
時 長: 142 分鍾
類 型: 劇情
分 級: 瑞典:15 英國:15 西班牙:13 德國:12 芬蘭:K-16 阿根廷:16 智利:14 加拿大:14A 挪威:15 澳大利亞:MA
思路原創首發VC,任何轉載請註明轉自VeryCD
劇情簡介:
影片從1946年講起,緬因州一位銀行家安迪喝得醉醺醺地上了自己的車,還把手槍里裝了子彈,接著有他妻子與人私通的畫面,再下來他就被判刑入獄,成了肖申克監獄的重罪犯。
在獄中,他與黑人囚犯雷德互相幫助,成為好朋友;而以博格斯為首的一群囚犯卻經常襲擊安迪。後來,獄警們發現了安迪的理財能力,都來找他做投資咨詢,甚至孩子升學問題也來找他請教。監獄長讓他做假帳,從中漁利。
多年過去,有一天,安迪鄭重地對雷德說:如果你出獄,一定到某地一棵樹下把一個盒子挖出來。當天夜晚,安迪越獄。雷德獲釋後照安迪的話做,兩個朋友在墨西哥海濱重逢了。
<肖申克的救贖>對誰的救贖
《舊約.以賽亞書》中說道:「錫安必因公平得蒙救贖,其中歸正的人必因公義得蒙救贖。但悖逆的和犯罪的必一同敗亡;離棄耶和華的必致消亡。」據說這里就是「救贖」一詞的起源。據粗略統計,在整部《以賽亞書》中,這個詞一共出現了16次之多。很明顯,它象徵著基督思想的實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以至於到了宗教時代,「救贖」因其明確的指向性而一度成為了左右西方精神世界的關鍵詞。既然如此,那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的結論:即「救贖」產生於特定的人群(基督徒)和特定的年代(宗教年代),而隨著20世紀以來西方社會中信仰的缺失,人本主義代替了神本主義,這個詞似乎也將不復流行。
然而,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著名導演弗蘭克.德拉邦特從斯蒂芬.金的《春天的四個故事》中看似無意地提取出了這個銀行家的故事。隨後,一部偉大的電影誕生了。這部電影的名字叫《肖申克的救贖》,一個信仰缺失的年代裡關於救贖的故事。
那麼,在這部影片里,德拉邦特想要表現的是誰對誰的救贖呢?
沒有任何辯駁的自由,巧舌如簧的檢察長把安迪的生命交給了肖申克漫長的歲月。被冤枉的銀行家不會甘於命運,然而肖申克並非福地,第一天晚上就有人被活活打死了。「把信仰交給上帝,把身體交給我。」監獄長的訓詞非常露骨,他的意思無非是「在這里,你們沒有自由,必須無條件地做任何事,不要有什麼不切實際的幻想,那是屬於上帝的」,於是,一場關於尊嚴和人性的斗爭就此開場,不過在這場斗爭中,救贖主不是上帝。
救贖主是兩個字:希望。被救贖的也是兩個字:自由。
或許這篇文章的讀者會認為我太過抽象化了,但是當你在頭腦里從頭至尾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斷閃回那些片段的時候,你會輕而易舉地理解我這么說的緣由的。
希望,是整部影片的主題。
在安迪來肖申克之前,監獄里的話題除了變態、打架就是無所事事地消磨時間,混亂、骯臟、恐懼、絕望共同織就了這里惡劣的環境,犯人沒有任何人權可言,為監獄長無償出賣他們的廉價勞動力。在安迪入獄之後,這個不甘現狀的銀行家盡管依然無力改變犯人受壓迫受凌辱的事實,但他卻至少帶來了希望,一種不曾有過的自由生命的氣息。這種希望不同於監獄長口頭上說的「我是世界的光明,跟著我就不會有黑暗」,因為他是個徹頭徹尾的「偽基督」,他只是借基督之名行魔鬼之事,監獄長教育囚犯們「不許褻瀆上帝」,其實他正是把自己當作上帝的,而骨子裡,他殘暴的稟性是要讓囚犯們屈服於「紀律和聖經」,甚至於「要你吃你就吃,要你拉你就拉」,暗無天日的折磨最終把肖申克的每一個人都制度化了,導致了老布的死亡,導致了瑞德出獄後仍帶上了毫無人權的「請示」的烙印,失去了希望,就始終無法像一個正常人那樣的生活,而監獄長的所為,正是要徹底磨滅肖申克犯人對於未來的希望。
安迪是註定要和的暴力制度對抗的,他帶來了希望。這種希望,在於對惡勢力(三姐妹)堅決的反抗,在於不失生活情趣的雕刻,在於不畏凶險為大家贏得那坐牢以來唯一一次由海利請客的啤酒,在於他當著監獄長的面播放大家從未聽過的美妙音樂,在於他執著地帶領大家修建全英格蘭州最好的監獄圖書室,在於他二十年來孜孜不倦地挖地洞逃生。對此,我們不得不說安迪是一個被導演詩性化了的英雄,德拉邦特對這個人物的塑造通過貫穿劇中的幾個「HOPE」一目瞭然地呈現了出來,也許他本人就是一個希望中的人物,但通過他個人的努力,我們可以看到方方面面的變化,其中最明顯的變化來自於瑞德。很難想像,如果沒有安迪和他的約定,瑞德是否會和老布一樣,因為被長期地制度化了而無法適應社會,最終只能在長期的壓迫之後在自由社會「到此一游」,緣於這個約定,瑞德堅持了下來,找到了他堅持「希望」的終點——自由。真正的自由是心靈的自由,很顯然,這又是安迪用自己的行動對瑞德的救贖。還有一個明顯的變化來自湯米,這個目不識丁的年輕人居然在他的感化下考上了高中,在那個安迪努力建立起的圖書室里,人們暫時忘記了壓迫、暴力、恐慌,自由祥和的生活的樂趣給每一個人都帶來了希望。
當我再一次回顧這部影片的時候,我突然感覺到,這個安迪,何嘗不是另一個現代版的耶穌?他的受難,始終昭示著耶和華的那句預言「其中歸正的人必因公義得蒙救贖。但悖逆的和犯罪的必一同敗亡;離棄耶和華的必致消亡」,而德拉邦特似乎也的確要把他塑造成一個耶穌式的人物,從他逃出肖申克之後的仰天長嘯到監獄長自殺之前牆壁上的那一行字「主的審判很快降臨」好象都在詮釋著這一點。但是,我們同樣可以在他身上看到一種自由人對於命運的反抗精神,這是一個在心靈上得到解放的人,任何實質的牢籠都束縛不了他,作為一個現實存在的人,他的肉體雖受磨難,卻並未消亡,而是用實際的行動來抗爭,而老布,放飛了傑克,卻囚禁了自己,這就和安迪的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告訴人們:不管在任何地方,只要在心裡還有最後的一點希望,那就還活著,否則,安於麻木的現實,也就同死亡沒有什麼區別了。
是的,是「希望」救贖了「自由」,這是重新構建的現代文明裡的救贖,除了自己,我們沒法依賴虛幻的救主。曼德拉說過:「心,是一個人最強壯的部分。」假若我們的心不停息,希望,就始終存在。
最後,用安迪留給瑞德的那封信作結尾吧:
……心懷希望是一件好事,也許是最好的事,心懷希望就永遠有希望……既然你已經走到這兒了,就再走遠一點吧
❸ 想找一部老電影,2000年左右,不知道是不是英國的,男主角力氣很大,在河裡飄著被村裡鐵匠收養
沒事說我回來質量不好,那好又怎麼樣?重新再看。他就願意給你嘛,不一定吧,有甚至會隨便回答回答,如果是這樣的話,你可以警告我怎麼樣的這個。這一路不要上。就個人過去了還是不行啊,就是你為什麼一定要這個呢,我有的時候想想看你為什麼一定要那個東西呢,而且想看移動的那個東西有什麼意思啊,嗯,你看。劇情劇情任務你還怎麼騎摩托車根本不讓別人過去,而且這個東西就不讓。而且一直喂。而且而且一點技術性的含量都沒有。
❹ 求一部電影,女朋友要我找的,最高分求救
《冬日細語》 彈鋼琴的演員叫蘇可 她女朋友是楊童舒 老頭是黃宗江
劇情簡介:
有人說,人在年輕的時候,血液的溫度比正常值高0.1度,正是這0.1度讓年輕人熱情、奔放、敢作敢為……
吳鳴彈了20年的鋼琴,在26歲的這一年,他認為自己所有的激情如同那0.1度已燃燒至盡。他毅然決定告別自己的演奏生涯,並結束了與女友李萱的戀情。新的生活似乎並沒有新意,吳鳴驀然發覺否定過去的同時,許多人和事情都在與他擦身而過,命運已不在他的掌握之中……
一個偶然的機會,一架21年產的德國鋼琴,讓吳鳴結識了一位老人。與老人相處的日子裡,吳鳴得到了來自與長者的啟迪。老人對生活的熱情和信念讓他崇敬,勇氣和信心也隨著沸騰的血液被重新點燃。在女友李萱與別人的訂婚喜宴上,老人指引吳鳴完成了搶親的「壯舉」,吳鳴終於恢復了往日的激情。
在一個冬日裡的清晨,老人無聲無息地離開了人世,指底的琴鍵,隨著那首老人鍾愛的《少女的祈禱》,敲擊著吳鳴永遠堅強的心……
http://www.douban.com/subject/2143365/這里詳細 下載是找不到.....
❺ 跪求!一部電影名
神奇遙控器
❻ 這部電影好像沒有上映,一部美國士兵被抓進日本集中營求這部電影的名字
《堅不可摧》這部電影好像已經上映了。
中文名:堅不可摧
外文名:Unbroken
其它譯名:非凡生命歷(HK),永不屈服(TW)
出品公司:環球影業
發行公司:環球影業
製片地區:美國
製片成本:$6500萬
拍攝地點:美國
導演:安吉麗娜·朱莉
編劇:勞拉·希倫布蘭德 / 伊桑·科恩 / 喬爾·科恩
類型:戰爭
主演:傑克·奧康奈爾,加內特·赫德蘭
片長:137分鍾
上映時間:2014-12-25(USA),2015年1月30日(大陸)
對白語言:英語,日語
色彩:彩色
imdb編碼:1809398
劇情簡介:
故事主人公路易斯·贊佩里尼是美國加州義大利移民的第一代後裔。從小他就精力旺盛,加入學校田徑隊讓他遠離了街頭的打打殺殺,體育天賦讓他破了一些紀錄,但更驚人的是,他入選了美國奧林匹克代表團,去參加了1936年在納粹德國舉辦的柏林奧運會,並受到了第三帝國元首希特勒的接見並與之握手——盡管他的五千米成績僅為第八。
後來美國加入二戰,路易斯·贊佩里尼應征入伍成為了空軍的投彈手。執行過幾次成功的任務後,他的戰機不幸在一次搜救任務中墜毀在了大海中央。他和倖存者們帶著傷痕爬上救生筏,在鯊魚們和烈日的伴隨下,在飢渴和絕望的折磨下,在海上漂浮了47天,終於有人把他們救起——結果是日本海軍。路易斯·贊佩里尼又在戰俘營里被不斷虐待,直到戰爭結束,他仍然要面臨「創傷後壓力症侯群」對他的精神折磨,好在他還有關心他的妻子和福音傳道者Billy Graham的幫助。最終,路易斯缽依信仰,並原諒了當年虐待他的那個日本長官。
❼ 這部電影叫什麼名
是芮妮·齊薇格的Miss Potter
年代:2006產地:美國
導演:克里斯·努安
主演:艾米麗·沃森 比爾·帕特森 芮妮·齊薇格 ...
類型:劇情 / 傳記
影片的時間背景是維多利亞女王與愛德華七世時代末期的英格蘭,一個酷熱的夏天。此時,波特女士已經逐步地顯示出了她在寫作方面迥異的天賦,許多人都認為她有著當一名藝術家的潛質。當她的第一部作品《彼得兔的故事》正式出版之後,波特女士成為了倍受歡迎的著名作家。事業成功之後,愛情也向波特女士走來。她的第一段愛情便是同由伊萬·麥克格雷格飾演的出版商諾曼·韋恩之間的,他們之間的戀情,以及諾曼·韋恩於1905年7月的求婚,永遠地改變了比阿特麗克斯的生活。
對於這段戀情,波特女士卻無法向公眾宣布,甚至不能談及有關的事情。在倫敦的上流社會中,波特的父母堅持她應該找一個同她的身份地位都相配的人做她的終生伴侶,並且他們認為波特同韋恩在一起就是一個錯誤。他們認為韋恩只不過是個做小買賣的,他們要求波特重新考慮同韋恩在一起的這個決定。最終,比阿特麗克斯終於屈服了,放棄了這段感情,在家人的勸說下,她離開了倫敦,離開了她的未婚夫。在這段時間中,波特經歷了痛苦和孤獨,變得十分的沉寂。但是,經過了長時間的精神磨練,徹底的改變了波特的觀念,她又以新的態度來勇敢地面對生活。她搬到了坎布里亞郡的湖區,這里擁有險峻的山峰和16個波光粼粼的湖泊,舉世無雙的美景激發了波特的靈感,她在這里生活、創作,一直到1930年。波特創作了多部優秀的童話作品,是一個超越時代的女性。即便是波特成為了世界上最成功的兒童作品創作者和富有的農場主,她也從來都沒有忘記過她的第一段愛情。
比阿特麗克斯·波特女士所寫的兒童小說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們,他們一直為波特女士作品中的角色和故事情節所痴迷不已。但是,對於她個人的生活,波特女士卻一直謹慎地保持著低調,不肯輕易地讓外人了解她的私生活。然而,如今,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獲得者蕾妮·齊薇格將要把波特女士生活中的秘密,在影片《波特女士》中展現給觀眾。該片由克里斯·努安執導,這是他在1995年拍攝了廣受好評的《小豬巴比》之後第一次執導電影。
波特女士受到被譽為英國自然保護團體「The National Trust」之父的H·D·倫恩司利牧師的啟發,積極投身到了自然保護運動之中。為了遏止鐵路、造林和都市發展入侵鄉間,她又利用自己創作的收入,買下了大片的土地。1913年,波特不顧父母的反對,與協助她買下湖區農場的律師威廉·希里斯結婚,徹底搬出了生活了四十七年的倫敦的家...
❽ 斯巴達人永不屈服在電影里怎麼讀的!用拼間寫一下
Spartans never surrender
❾ 這部電影叫什麼
中文名稱:肖申克的救贖
英文名稱:The Shawshank Redemption別名:刺激1995
發行時間:1994年
電影導演:弗蘭克·達拉伯恩特 Frank Darabont
電影演員:摩根·弗里曼 Morgan Freeman 蒂姆·羅賓斯 Tim Robbins 克萊希·布朗 Clancy Brown 馬克·羅斯頓 Mark Rolston 約翰·德沃德 John R. Woodward 吉爾·貝洛 Gil Bellows 保羅·邁克格萊恩 Paul McCrane 威廉·桑德勒 William Sadler
地區:美國
語言:普通話,英語
肖申克的救贖/刺激1995/月黑高飛 Shawshank Redemption, The (1994)
導 演: 弗蘭克·達拉伯恩特 Frank Darabont
主 演: 摩根·弗里曼 Morgan Freeman 蒂姆·羅賓斯 Tim Robbins 克萊希·布朗 Clancy Brown 馬克·羅斯頓 Mark Rolston 約翰·德沃德 John R. Woodward 吉爾·貝洛 Gil Bellows 保羅·邁克格萊恩 Paul McCrane 威廉·桑德勒 William Sadler
上 映: 1994年09月10日 ( 加拿大 )更多地區
地 區: 美國 ( 拍攝地 )
評 分: 9.1/10( 166431票 ) 詳細
顏 色: 彩色
聲 音: DTS 48000Hz 5ch 754500Kbps
時 長: 142 分鍾
類 型: 劇情
分 級: 瑞典:15 英國:15 西班牙:13 德國:12 芬蘭:K-16 阿根廷:16 智利:14 加拿大:14A 挪威:15 澳大利亞:MA
劇情簡介:
影片從1946年講起,緬因州一位銀行家安迪喝得醉醺醺地上了自己的車,還把手槍里裝了子彈,接著有他妻子與人私通的畫面,再下來他就被判刑入獄,成了肖申克監獄的重罪犯。
在獄中,他與黑人囚犯雷德互相幫助,成為好朋友;而以博格斯為首的一群囚犯卻經常襲擊安迪。後來,獄警們發現了安迪的理財能力,都來找他做投資咨詢,甚至孩子升學問題也來找他請教。監獄長讓他做假帳,從中漁利。
多年過去,有一天,安迪鄭重地對雷德說:如果你出獄,一定到某地一棵樹下把一個盒子挖出來。當天夜晚,安迪越獄。雷德獲釋後照安迪的話做,兩個朋友在墨西哥海濱重逢了。
<肖申克的救贖>對誰的救贖
《舊約.以賽亞書》中說道:「錫安必因公平得蒙救贖,其中歸正的人必因公義得蒙救贖。但悖逆的和犯罪的必一同敗亡;離棄耶和華的必致消亡。」據說這里就是「救贖」一詞的起源。據粗略統計,在整部《以賽亞書》中,這個詞一共出現了16次之多。很明顯,它象徵著基督思想的實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以至於到了宗教時代,「救贖」因其明確的指向性而一度成為了左右西方精神世界的關鍵詞。 既然如此,那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的結論:即「救贖」產生於特定的人群(基督徒)和特定的年代(宗教年代),而隨著20世紀以來西方社會中信仰的缺失,人本主義代替了神本主義,這個詞似乎也將不復流行。
然而,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著名導演弗蘭克.德拉邦特從斯蒂芬.金的《春天的四個故事》中看似無意地提取出了這個銀行家的故事。隨後,一部偉大的電影誕生了。這部電影的名字叫《肖申克的救贖》,一個信仰缺失的年代裡關於救贖的故事。
那麼,在這部影片里,德拉邦特想要表現的是誰對誰的救贖呢?
沒有任何辯駁的自由,巧舌如簧的檢察長把安迪的生命交給了肖申克漫長的歲月。被冤枉的銀行家不會甘於命運,然而肖申克並非福地,第一天晚上就有人被活活打死了。「把信仰交給上帝,把身體交給我。」監獄長的訓詞非常露骨,他的意思無非是「在這里,你們沒有自由,必須無條件地做任何事,不要有什麼不切實際的幻想,那是屬於上帝的」,於是,一場關於尊嚴和人性的斗爭就此開場,不過在這場斗爭中,救贖主不是上帝。
救贖主是兩個字:希望。被救贖的也是兩個字:自由。
或許這篇文章的讀者會認為我太過抽象化了,但是當你在頭腦里從頭至尾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斷閃回那些片段的時候,你會輕而易舉地理解我這么說的緣由的。
希望,是整部影片的主題。
在安迪來肖申克之前,監獄里的話題除了變態、打架就是無所事事地消磨時間,混亂、骯臟、恐懼、絕望共同織就了這里惡劣的環境,犯人沒有任何人權可言,為監獄長無償出賣他們的廉價勞動力。在安迪入獄之後,這個不甘現狀的銀行家盡管依然無力改變犯人受壓迫受凌辱的事實,但他卻至少帶來了希望,一種不曾有過的自由生命的氣息。這種希望不同於監獄長口頭上說的「我是世界的光明,跟著我就不會有黑暗」,因為他是個徹頭徹尾的「偽基督」,他只是借基督之名行魔鬼之事,監獄長教育囚犯們「不許褻瀆上帝」,其實他正是把自己當作上帝的,而骨子裡,他殘暴的稟性是要讓囚犯們屈服於「紀律和聖經」,甚至於「要你吃你就吃,要你拉你就拉」,暗無天日的折磨最終把肖申克的每一個人都制度化了,導致了老布的死亡,導致了瑞德出獄後仍帶上了毫無人權的「請示」的烙印,失去了希望,就始終無法像一個正常人那樣的生活,而監獄長的所為,正是要徹底磨滅肖申克犯人對於未來的希望。
安迪是註定要和的暴力制度對抗的,他帶來了希望。這種希望,在於對惡勢力(三姐妹)堅決的反抗,在於不失生活情趣的雕刻,在於不畏凶險為大家贏得那坐牢以來唯一一次由海利請客的啤酒,在於他當著監獄長的面播放大家從未聽過的美妙音樂,在於他執著地帶領大家修建全英格蘭州最好的監獄圖書室,在於他二十年來孜孜不倦地挖地洞逃生。對此,我們不得不說安迪是一個被導演詩性化了的英雄,德拉邦特對這個人物的塑造通過貫穿劇中的幾個「HOPE」一目瞭然地呈現了出來,也許他本人就是一個希望中的人物,但通過他個人的努力,我們可以看到方方面面的變化,其中最明顯的變化來自於瑞德。很難想像,如果沒有安迪和他的約定,瑞德是否會和老布一樣,因為被長期地制度化了而無法適應社會,最終只能在長期的壓迫之後在自由社會「到此一游」,緣於這個約定,瑞德堅持了下來,找到了他堅持「希望」的終點——自由。真正的自由是心靈的自由,很顯然,這又是安迪用自己的行動對瑞德的救贖。還有一個明顯的變化來自湯米,這個目不識丁的年輕人居然在他的感化下考上了高中,在那個安迪努力建立起的圖書室里,人們暫時忘記了壓迫、暴力、恐慌,自由祥和的生活的樂趣給每一個人都帶來了希望。
當我再一次回顧這部影片的時候,我突然感覺到,這個安迪,何嘗不是另一個現代版的耶穌?他的受難,始終昭示著耶和華的那句預言「其中歸正的人必因公義得蒙救贖。但悖逆的和犯罪的必一同敗亡;離棄耶和華的必致消亡」,而德拉邦特似乎也的確要把他塑造成一個耶穌式的人物,從他逃出肖申克之後的仰天長嘯到監獄長自殺之前牆壁上的那一行字「主的審判很快降臨」好象都在詮釋著這一點。但是,我們同樣可以在他身上看到一種自由人對於命運的反抗精神,這是一個在心靈上得到解放的人,任何實質的牢籠都束縛不了他,作為一個現實存在的人,他的肉體雖受磨難,卻並未消亡,而是用實際的行動來抗爭,而老布,放飛了傑克,卻囚禁了自己,這就和安迪的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告訴人們:不管在任何地方,只要在心裡還有最後的一點希望,那就還活著,否則,安於麻木的現實,也就同死亡沒有什麼區別了。
是的,是「希望」救贖了「自由」,這是重新構建的現代文明裡的救贖,除了自己,我們沒法依賴虛幻的救主。曼德拉說過:「心,是一個人最強壯的部分。」假若我們的心不停息,希望,就始終存在。
最後,用安迪留給瑞德的那封信作結尾吧:
……心懷希望是一件好事,也許是最好的事,心懷希望就永遠有希望……既然你已經走到這兒了,就再走遠一點吧……(作者:笛雲)
❿ 推薦幾部歐美勵志性的電影吧!是要歐美的!
絕對值得一看的經典勵志電影
1、《荒島餘生》,湯姆漢克斯主演,會給處在低谷的人巨大力量。
2、《風雨哈佛路》,一個最貧困的哈佛女孩從不退縮的奮斗,看完讓人滿身溫暖。
3、《奔騰年代》,真實故事改編,一個中年喪子富翁,一個不得志的賽馬教練,一個從未獲得成功的騎師以及一匹瘸馬共同創造的奇跡。
4、《鐵拳男人》,拉塞爾克勞主演,一個過氣拳擊手在拳台上為生存為榮譽而戰。
5、《聽見天堂》,一個熱愛電影的盲童選擇了用耳朵代替眼睛,去記錄他生活的點點滴滴。
6、《洛奇》,史泰龍的經典勵志片。
7、《卡特教練》,一個籃球教練率領一群看不到出路的孩子們為夢想作戰 。
8、《追夢女孩》,碧昂斯主演,3個黑人女孩踏上充滿未知的星途最後獲得成功的故事
9、《陽光小美女》,充滿親情溫暖的勵志片。
10、《聞香識女人》,阿爾帕西諾主演,裡面的一曲《一步之遙》探戈舞曲奏響生命的
熱情。
11、《放牛班的春天》,即使是被社會遺忘的孩子,也有可能綻放生命的光芒。
12、《荒野生存》,一個理想主義者的傳奇,一個流浪的故事,每一步都充滿了艱辛,以堅韌的毅力,實踐著尋找自我的夢想。
13、《側耳傾聽》,宮崎駿編劇近藤喜文導演的動畫,一個少女初戀和成長的故事。
14、《當幸福來敲門》,威爾史密斯難得的非商業電影,和兒子一起出演,我看了三遍,每次都會落下淚水。
15、《黑暗中的舞者》拉爾斯馮特里厄的歌舞經典作品,一部別出心裁且唯美感性的歌舞片,有一點浪漫,也有一點灰色,但是卻充滿力量。
16、《心靈捕手》,馬特戴蒙和本阿弗萊克兩哥們的劇本,羅賓威廉姆斯出任綠葉,一個天才少年的非典型成長片。
17、《永不妥協》,茱莉亞羅伯茨藉此片獲得影後,十分真誠的勵志電影。
18、《死亡詩社》,羅賓威廉姆斯主演的經典勵志電影,還是扮演一個春風化雨的老師,絕對推薦。
19、《百萬寶貝》,奧斯卡最佳影片,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導演,一個女子拳擊手的奮斗里程。
20、《跳出我天地》,一個11歲小男孩破除重重阻礙追求夢想的芭蕾之路。
21、《肖申克的救贖》 :太經典了,無須多言,記不清看了幾遍。
22、《阿甘正傳》 :同樣經典: "人生就象一盒巧克力......"
23《勇敢的心》 :強大的男人心。
24、《美麗心靈》 :學過經濟學的人都知道,什麼叫做"那什均衡"。該劇就是根據經濟學家那什的真人真事改編,一個80歲時憑自己20歲的理論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人。一個偉大的學者,一個生活的強者,一輩子都在和自己嚴重的幻想症做斗爭。
25、《千鈞一發》 :這部電影告訴了我們這樣一個道理,你可以不了解你自己,但你必須相信他(她),因為一切皆有可能。
26、《飛躍顛峰》 :勵志動作片,同時也是一部感人至深的親情片,遠遠超出了動作片的慣定范疇,尤其是他與小演員亨利配合默契,父子感情的真摯讓無數影迷流下了眼淚。
27、《伊麗莎白鎮》:每段旅程都有相應的音樂相襯,一路走著一路聽著,走進曲折的小巷,尋找小鎮的靈魂。
28、《偷穿高跟鞋》是一部關於成熟女性的勵志電影。
29、《牛仔褲的夏天》是一部少女勵志電影。電影里希臘的風景極為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