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60--70年代經典古裝電影
金玉良緣紅樓夢、三笑、江山美人、喬老爺上轎、追魚、紅樓夢、天仙配、女駙馬、牛郎織女、秋翁遇仙記、桃花扇、三看御妹劉金定、王老虎搶親、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假婿乘龍、董小宛、金鷹、獨臂刀、大醉俠、龍門客棧、雲海玉弓緣、十三太保、刺馬、少林五祖、南少林與北少林、鷹爪鐵布衫、月夜斬、情人看刀、血旗變、多情劍客無情劍、天涯明月刀、五郎八卦棍、寶蓮燈等等很多
❷ 陳仁鑒的主要成就
鯉聲劇團創始人之一
一九五三年,陳仁鑒正式投身戲曲的改革與劇本創作。他是仙游縣鯉聲劇團的創始人之一。一九五四年夏天,陳仁鑒先生與人合作整理的《琴挑》一劇。參加福建省第二屆戲曲會演,得了大獎。同年又赴華東地區參加調演並獲獎,選入《華東戲曲劇本選》。古老的莆仙戲首次與專家學者和上海觀眾見面,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倍受贊賞。
一九五五年,陳仁鑒先生被調進了仙游縣編劇小組集中精力搞劇本創作。他夜以繼日、廢寢忘餐,嘔心瀝血,刻苦寫作。他編的戲,演到哪裡,紅到哪裡,上座率極高。許多劇團爭著要他的劇本,他都有求必應。一九五六年,他寫的現代劇《大牛與小牛》、《三家林》在福建省現代劇會演中獲大獎,奪雙魁。
整理改編《團圓之後》
一九五七年,他整理改編的《團圓之後》(一名《父子恨》)和《新春大吉》被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莆仙戲這個小劇種,引起了全國劇壇的注目。一九五九年,《團團之後》作為進京獻禮劇目,譽滿京華。途經上海公演時,出現了滿城爭說《團圓之後》的盛況,《文匯報》全文刊登了該劇;在京演出期間,哲學界、史學界、文學界、戲劇界的專家學者們盛贊它「列入世界悲劇之林毫無愧色」。鯉聲劇團載譽歸來時,先後到濟南、南京、蘇州、杭州、南昌、長沙、武漢、九江等地演出,受到隆重接待,到處佳評如潮。這次席捲半個中國的演出,使莆仙戲「雷響天下知」。一九六0年,該劇赴長春拍攝成舞台藝術片。之後,香港影視界改編成《同命鴛鴦》(夏夢主演)上映,影響海外;幾十年來,被改變成電視劇、各種舞台劇,盛演不衰、百看不厭。
《春草闖堂》飲譽九州
此後,陳仁鑒先生又相繼寫出了《春草闖堂》(與人合作,由他主筆)、《嵩口令》等名劇。一九七九年,《春草闖堂》進京獻演,再次飲譽九州戲苑,獲得創作與演出一等獎。專家撰文指出:「中國的月亮也是圓的」。「抬轎」一場戲的表演,更是博得了高度的評價,許多表演團體,都上門拜師學藝;全國各地有六百多個劇團上演該劇;香港鳳凰電影製片廠將其改編拍攝為故事片《假婿乘龍》,廣東潮劇院移植後赴泰演出,公主、總理都到場看戲,新加坡《聯合早報》發表評論;香港《大成》月刊載了劇本;台灣首批開放大陸的五個劇目,其中就有《春草闖堂》;香港昭英社在國際青年節上演的《春草闖堂》劇,被列為精彩節目之一。1998年,鯉聲劇團赴台灣演出《團圓之後》受到專家和觀眾的高度贊譽。
為戲曲事業鞠躬盡瘁
陳仁鑒先生為戲曲的現代化和大眾化傾注了畢生精力,他不但對莆仙戲走向全國有特殊的貢獻,而且其作品在全國劇壇也享有崇高地位。他對傳統劇目進行脫胎換骨的改造,注入強烈的當代意識,以思想性和藝術性的高度統一,雅於俗的完美結合,震撼我國劇壇,風靡港台及東南亞,到處常演常新,保持永久的藝術魅力。他的《團圓之後》和《春草闖堂》分別被選入王季思教授主編的《中國當代悲劇選》、《中國當代喜劇選》。全國入選兩部作品的,唯有他一人。《春草闖堂》還被選入中國新文學大系戲劇卷。他的作品被列為藝術院校教材。他晚年針對戲曲的殿堂化和貴族化,大力呼籲通俗化和大眾化。引起重視和爭論。因而更受到普遍尊重和敬仰。上海藝術研究所對他的作品的評價是「高山仰止」。中國協會認為他的代表作「是我國劇壇的閃光之作」,「但福建乃至全國的劇作家產生深遠的影響」,中國劇協副主席郭漢城認為,他的劇目作「光照曲苑」,他本人「在中國戲曲史上具有承前啟後的地位」。
陳仁鑒先生用畢生心血創作的戲劇精品,他具有鮮明個性的藝術風格以及高尚的人品道德,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藝術與精神財富;他為戲曲事業鞠躬盡瘁的精神,將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 。
❸ 中老年人喜歡看什麼電影推薦幾部。
老年人愛看的電影多半是五六十年代的老片或者七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初期的國產電影以及老戲曲片等,分類選取電影如下:
一、五六十年代國產故事片:
李雙雙、小二黑結婚、滿意不滿意、今天我休息、阿詩瑪、劉三姐、五朵金花、大李老李和小李、兒子孫子和種子、錦上添花、球迷、女籃五號、魔術師的奇遇、女理發師、桃花扇、秋翁遇仙記等。
二、七八十年代國產故事片:
小字輩、他倆和她倆、甜蜜的事業、瞧這一家子、小小得月樓、大橋下面、廬山戀、巴山夜雨、小街、天雲山傳奇、芙蓉鎮、原野、牧馬人、月亮灣的笑聲、咱們的牛百歲、喜盈門、徐茂和他的女兒們、好事多磨、郵緣、被愛情遺忘的角落、青春萬歲、女大學生宿舍、父與子、少爺的磨難、如意、雷雨、日出、駱駝祥子、月牙兒、七十二家房客等。
三、七八十年代老港片:
三笑、巴士奇遇結良緣、歡天喜地對親家、至愛親朋、生死搏鬥、生死牌、王老虎搶親、董小宛、假婿乘龍等
四、戲曲片
楊門女將、十五貫、追魚、紅樓夢、天仙配、牛郎織女、女駙馬、鍘美案、七品芝麻官、花木蘭、寶蓮燈、白蛇傳、紅燈記、智取威虎山、海港、平原作戰、杜鵑山、洪湖赤衛隊、龍江頌等
❹ 雪梅庭是哪個電影里的人物
香港電影《假婿乘龍》。
❺ 一個很老的香港古裝電影
名為《假婿乘龍》。
❻ 假婿乘龍的電影劇情
香港古裝電影《假婿乘龍》改編自傳統戲曲《春草闖堂》。
相府小姐半月與丫環春草在華山進香途中,遇吏部公子吳獨調戲,幸有薛玫庭解圍。吳獨又因擄搶而打死民女張玉蓮。薛激於義憤,亦將吳獨打死,並立即到府衙自行投案。吳尚書之妻楊夫人,到公堂逼迫知府胡進,欲將薛當堂杖斃。春草闖到公堂辯理,但胡知府認勢不認理。春草為營救薛玫庭,被迫冒認薛為相府女婿,胡知府為核實李薛關系,帶春草親到相府訪問半月,春草竭力說服小姐,認薛為婿。
知府為邀功,遣王書吏進京向李相國送信,李怪其女越禮妄為,回信否認女婿,並命胡進將薛首級解京請功。春草和半月得知,巧妙地改動回書,詞意恰好相反。胡知府得書,不敢怠慢。不再聽從楊夫人威脅,立即釋放薛玫庭,並一路旗旌耀目,鼓樂聞耳,親送貴婿上京。京都為之轟動,百官俱送禮賀,皇帝御賜匾額,李相國不得不承認此假婿為真婿。這個喜劇也就到此結束。
❼ 香港長城、鳳凰電影公司的六十年代老電影
不好找,但是建議你去碟店定碟。說不定有碰運氣能找到,就像我一樣。
❽ 假婿乘龍的介紹
《假婿乘龍》是1964年上映的中國香港喜劇電影,由鮑方執導,朱虹、粱珊等主演。 《假婿乘龍》講述了相府之女李半月被吏部尚書之子吳獨調戲,義士薛玫庭憤而斃之,吳母楊氏迫令知府胡進杖斃薛玫庭,春草闖堂辯理,胡知府幾經周折,促成了「假婿乘龍」的美好結局。